氨氮廢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在一定條件下,NH4+經過兩步反應被氧化成NO3?,兩步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該反應的催化劑是NO2?
B.升高溫度,兩步反應速率均加快,有利于NH4+ 轉化成NO3?
C.在第一步反應中,當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不變時,該反應即達平衡狀態
D.1 mol NH4+在第一步反應中與1 mol NO2-在第二步反應中失電子數之比為1:3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5℃時,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Al3+、SO42-、MnO4-
B.1.0 mol•L-1FeCl3溶液中:Na+、Cl-、NO3-、SCN-
C.1.0 mol•L-1KNO3溶液中:Fe2+、H+、Cl-、SO42-
D.中性溶液中:Fe3+、Na+、Br?、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上月考三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易溶于水的物質一定是電解質 B.液態氯化鈉能導電
C.液態氯化氫能導電 D.熔融的液態鈉是電解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5mol/L的Mg(NO3)2溶液amL稀釋bmL,稀釋后NO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5a/b mol/L B.10a/b mol/L C.b/5a mol/L D.a/b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或定量測定CO,反應為:
5CO(g)+I2O5(s)5CO2(g)+I2(s);ΔH1
(1)已知:2CO(g)+O2(g)2CO2(g);ΔH2
2I2(s)+5O2(g)2I2O5(s);ΔH3
則ΔH 1= (用含ΔH 2和ΔH 3的代數式表示)。
(2)不同溫度下,向裝有足量I2O5固體的2 L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2molCO,測得CO2的體積分數φ(CO2)隨時間t變化曲線如圖。請回答:
①c點正反應速率 逆反應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a點逆反應速率 d點逆反應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雙選)
A.容器內氣體密度不變,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B.兩種溫度下,c點時體系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C.增加I2O5的投料量有利于提高CO的轉化率
D.b點和d點的化學平衡常數:Kb<K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濃度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斷稀釋,下列各量始終保持增大的是 ( )
A.c(H+) B.Ka(HF)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種胃藥的止酸劑為碳酸鈣,測定每片中碳酸鈣含量的方法有以下幾步操作(設藥片中的其他成分不與鹽酸或氫氧化鈉反應):
①配制0.100 mol·L-1稀鹽酸和0.100 mol·L-1氫氧化鈉溶液,
②取一粒藥片(藥片質量相同,均為0.100 g),研碎后加入20.0 mL蒸餾水
③以酚酞為指示劑,用0.100 mol·L-1氫氧化鈉溶液滴定,用去體積為V時達到終點
④加入25.00 mL 0.100 mol·L-1稀鹽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測定過程的正確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2)測定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次實驗需重復測定4次。實驗室現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四種規格的容量瓶,則配制稀鹽酸應選用的容量瓶規格最好為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學四次測定的V數據如下:
測定次序 | 第一次 | 第 | 第三次 | 第四次 |
V/mL | 12.9 | 15.4 | 13.1 | 13.0 |
請根據這位同學的實驗數據,計算藥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實驗操作會引起測量結果偏低的是 。
①用天平稱量NaOH固體,將小燒杯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并移動游碼,使之平衡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后尖嘴氣泡消失 ③中和滴定時,錐形瓶內有少量蒸餾水④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標準液洗⑤讀取滴定管終點讀數時,仰視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2A+B3C+4D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υ(A) = 0.5mol·L-1·S-1 B.υ(B) = 0.3 mol·L-1·S-1
C.υ(C) = 0.8mol·L-1·S-1 D.υ(D)= 1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溫度為T時,向V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發生反應:A(g)+B(g)C(s)+xD(g);△H>0,容器中A、B、D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在前10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B)=0.15mol/( L ·min)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
C.若平衡時保持溫度不變,壓縮容器體積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反應至15min時,改變的條件是降低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