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Y,Z四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W與X相鄰、Y與Z相鄰.已知W元素的氫化物與Z元素的氫化物反應只生成一種鹽a;X,Y位于同一族,它們能組成YX2,YX3兩種常見化合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X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位置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Z三種元素形成的單質中,氧化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a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或“=”),用離子方程式解釋為:__________.
(4)Y與Z可形成共價化合物Y2Z2,分子中Y與Z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則Y2Z2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Y2 Z2遇水很易反應,產生的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則其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業上用氧化WH3法制取WO,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4WH3(g)+5O2(g)=4WO(g)+6H2O(g) △H=-905.8kJ·mol-1;
已知W2(g)+O2(g)=2WO(g) △H=+180 kJ·mol-1,則WH3與氧氣反應產生兩種無污染物質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重慶市高三7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3分)下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參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某元素最高正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與其氫化物之間能相互反應生成離子化合物,則該離子化合物的名稱是______,由元素④、⑥、⑦、⑧形成的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下同)。②、④、⑤元素的氫化物的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____。
(2)分別由上述兩種元素組成、均為10e-的陰、陽離子,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兩種10e-的分子,寫出該離子反應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四種元素形成X、Y、Z、M、N等常見物質,X、Y含有一種相同元素,其中X焰色反應呈黃色,可發生以下反應:
①X、Y與水混合后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②N→⑦的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將Y溶液加熱蒸干、灼燒后得到的物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湖北省高三9月調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還原沉淀法是處理含鉻(含Cr2O72-和CrO42-)工業廢水的常用方法,過程如下:
已知轉化過程中的反應為
轉化后所得溶液中鉻元素的含量為28.6 g/L, CrO42-有10/11轉化為Cr207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溶液顏色保持不變,說明上述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B.若用綠礬(FeS04·7H2O)作還原劑,處理1 L廢水,至少需要458.7g
C.常溫下轉化反應的平衡常數K=1×1014,則轉化后所得溶液的pH=5
D.常溫下Ksp=1×10-32,要使處理后廢水中的c(Cr3+)降至1×10-5mol/L,應調溶液的p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事實 | 結論 |
A | 將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 HClO的酸性比H2SO4強 |
B | 鋁箔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熔化但不滴落 | 鋁箔表面氧化鋁熔點高于鋁 |
C | 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應 | SiO2屬于兩性氧化物 |
D | 將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硅 B.水晶項鏈是硅單質制品
C.利用鹽酸刻蝕石英制作藝術品 D.硅酸鈉是制備木材防火劑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比次外層少了3個,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b、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的關系是c>b>a
B. d的氫化物比b的氫化物穩定
C. d與c不能形成化合物
D. 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是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4NH3+5O24NO+6H2O(g),以下是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v(O2)=0.001mol/(L·S)
B.v(NH3)=0.002 mol/(L·S)
C.v(H2O)=0.003 mol/(L·h)
D.v(NO)=0.008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東省高三上12月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氨基甲酸銨(NH2COONH4)是一種白色固體,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滅火劑、洗滌劑等。某小組模擬制備氨基甲酸銨的反應為:2NH3(g)+CO2(g)NH2COONH4(s) ΔH<0。(溫度對反應的影響比較靈敏)
(1)如用下圖裝置和選用的試劑制取氨氣,其中錯誤的是________;氨氣的實驗室制法的化學方程式是 。
(2)制備氨基甲酸銨的裝置如下圖所示,把NH3和CO2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斷攪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銨的小晶體懸浮在CCl4中。 當懸浮物較多時,停止制備。(注:CCl4與液體石蠟均為惰性介質。)
①發生器用冰水冷卻的原因是 ;
液體石蠟鼓泡瓶的作用是 ;
雙通玻璃管的作用是 ;
濃硫酸的作用是 。
②從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分離出產品的實驗方法是 (填寫操作名稱)。
為了得到干燥產品,應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寫選項序號)。
a.常壓加熱烘干 b.高壓加熱烘干 c.減壓40℃以下烘干
(3)制得的氨基甲酸銨可能含有碳酸氫銨、碳酸銨中的一種或兩種。請利用下列試劑,設計實驗方案,對制得的氨基甲酸銨中的雜質進行成分探究。
限選試劑:蒸餾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洛陽市高三上學期12月統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室溫下,0.1 mol/L的某二元酸H2A溶液中,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含A粒子(H2A、HA一、A2-)的物質的量分數隨pH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2A的電離方程式:H2A H十+HA-
B.pH=5時,在NaHA和Na2A的混合溶液中:c(HA-):c(A2-)=l:100
C.等物質的量濃度NaHA和Na2A溶液等體積混合,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c(Na+))c(HA-)>c(A2-)
D.Na2A溶液必存在c(OH一)=c(H+)+c(HA-)十2c(H2A),各粒子濃度均大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