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圖1可以看出b儀器為溫度計,c為安全瓶;
(2)制備CO時,先加熱濃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3)堿式碳酸銅不穩定,溫度過高容易分解;
(4)堿式碳酸銅滴入甲酸生成四水合甲酸銅和二氧化碳,據此書寫方程式;
(5)①根據傾析法的操作方法選用儀器;
③根據步驟(Ⅱ)中制備甲酸銅的操作步驟選用需要的儀器;
(6)根據n=$\frac{m}{M}$計算出硫酸銅晶體、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然后根據不足量計算出生成堿式碳酸銅的物質的量,再根據反應Cu(OH)2•CuCO3+4HCOOH+5H2O═Cu(HCOO)2•4H2O+CO2↑計算出理論上生成甲酸銅晶體的質量,最后計算出產率.
解答 解:(1)根據圖1可以看出b儀器為溫度計;因為HCOOH易溶于水,會發生倒吸現象,需在收集前加一個安全瓶,所以c為安全瓶作用防倒吸,
故答案為:溫度計;防倒吸;
(2)制備CO時,先加熱濃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故答案為:先加熱濃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3)用于堿式碳酸銅不穩定,溫度過高導致Cu(OH)2?CuCO3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銅、二氧化碳氣體和水,影響其產率,
故答案為:溫度過高導致Cu(OH)2?CuCO3分解;
(4)堿式碳酸銅滴入甲酸生成四水合甲酸銅和二氧化碳,則方程式為Cu(OH)2•CuCO3+4HCOOH+5H2O═Cu(HCOO)2•4H2O+CO2↑;故答案為:Cu(OH)2•CuCO3+4HCOOH+5H2O═Cu(HCOO)2•4H2O+CO2↑;
(5)①傾析法分離溶液時,選用使用到燒杯和用于引流的儀器玻璃棒,
故答案為:燒杯、玻璃棒;
③根據甲酸銅的制備步驟可知,需要減壓過濾、趁熱過濾和蒸發裝置,所以需要的裝置有C、D、F,
故答案為:CDF;
(6)12.5g硫酸銅晶體的物質的量為:$\frac{12.5g}{250g/mol}$=0.05mol,
9.5g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為:$\frac{9.5g}{84g/mol}$≈0.113mol,
根據反應2CuSO4+4NaHCO3═Cu(OH)2•CuCO3↓+3CO2↑+2Na2SO4+H2O可知,碳酸氫鈉過量,反應生成的堿式碳酸銅的物質的量為0.05mol,
根據反應Cu(OH)2•CuCO3+4HCOOH+5H2O═Cu(HCOO)2•4H2O+CO2↑可知,生成甲酸銅的物質的量為0.05mol,
所以甲酸銅的產率為:$\frac{7.91g}{226g/mol×0.05mol}$×100%=70%,
故答案為:70%.
點評 本題通過用甲酸制備一氧化碳、甲酸銅晶體的制備,考查物質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方法,題目難度中等,試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綜合性較強,充分考查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實驗、化學計算能力,是一道質量較好的試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熔點/℃ | 沸點/℃ | 備注 | |
白磷 | 44 | 280.5 | |
PH3 | -133.8 | -87.8 | 難溶于水、有還原性 |
SiF4 | -90 | -86 | 易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化學鍵 | N≡N | F-F | N-F |
鍵能:kJ/mol | 941.7 | 154.8 | 283.0 |
A. | 過程F2(g)→2F(g)吸收能量 | |
B. | 過程N(g)+3F(g)→NF3(g) 放出能量 | |
C. | 反應N2(g)+3F2(g)=2NF3(g) 放出能量 | |
D. | 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沒有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仍可能發生化學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單斜硫轉化為正交硫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 |
B. | 正交硫比單斜硫穩定 | |
C. | 相同物質的量的正交硫比單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 |
D. | ①表示斷裂1mol O2中的共價鍵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lmolSO2中的共價鍵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