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Ⅰ.C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應用廣泛的化工產品。CO2與過氧化鈉或超氧化鉀反應可產生氧氣。完成下列計算:
(1)CO2通入氨水生成NH4HCO3,NH4HCO3很容易分解。2.00mol NH4HCO3完全分解,分解產物經干燥后的體積為_________L(標準狀況)。
(2)某H2中含有2.40 molCO2,該混合氣體通入2.00 L NaOH溶液中,CO2被完全吸收。如果NaOH完全反應,該NaOH溶液的濃度為_______。
(3)CO2和KO2有下列反應:
4KO2+2CO2→2K2CO3+3O2 4KO2+4CO2+2H2O→4KHCO3+3O2
若9 mol CO2在密封艙內和KO2反應后生成9 molO2,則反應前密封艙內H2O的量應該是______________。
(4)甲烷和水蒸氣反應的產物是合成甲醇的原料:CH4+H2OCO+3H2
已知:CO+2H2CH3OH CO2+3H2
CH3OH+H2O
300 mol CH4完全反應后的產物中,加入100 mol CO2后合成甲醇。若獲得甲醇350 mol,殘留氫氣120 mol,計算CO2的轉化率_______
Ⅱ.氨堿法制純堿包括石灰石分解、粗鹽水精制、氨鹽水碳酸化等基本步驟。完成下列計算:
(5)CaCO3質量分數為0.90的石灰石100 kg完成分解產生CO2_______L(標準狀況)。石灰窯中,該石灰石100 kg與焦炭混合焙燒,產生CO2 29120 L(標準狀況),如果石灰石中碳酸鈣完全分解,且焦炭完全燃燒,不產生CO,則焦炭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mol。
(6)已知粗鹽水含MgCl2 6.80 mol/m3,含CaCl2 3.00mol/m3。向粗鹽水中加入Ca(OH)2除鎂離子: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然后加入Na2CO3除鈣離子。處理上述粗鹽水10 m3,至少需要加Na2CO3______g。如果用碳酸化尾氣(含NH3體積分數為0.100、CO2體積分數0.040)代替碳酸鈉,發生如下反應:Ca2+ + 2NH3 + CO2 + H2O → CaCO3↓ + 2NH4+處理上述10 m3粗鹽水至少需要通入_____________L(標準狀況)碳酸化尾氣。
(7)某氨鹽水含氯化鈉1521 kg,通入二氧化碳后析出碳酸氫鈉晶體,過濾后溶液中含氯化銨1070 kg。
①過濾后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______________。
②析出的碳酸氫鈉晶體的質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9.6 2.4 mol/L≥c≥1.2 mol/L 3(mol) 80% 20160L 400 10388 54880L 351kg 1680kg
【解析】
Ⅰ.(1)NH4HCO3完全分解生成NH3、CO2,方程式為NH4HCO3NH3↑+CO2↑+H2O,分解后水為液態,則2molNH4HCO3可生成4mol氣體,體積為4mol×22.4L/mol=89.6L,故答案為:89.6。
(2)2.40molCO2與NaOH完全反應,產物可能為Na2CO3或NaHCO3或二者都有,假設全部生成生成NaHCO3,則發生CO2+NaOH=NaHCO3,n(NaOH)=n(CO2)=2.40mol,則c(NaOH)=2.4mol/2.00L=1.20mol/L;假設全部生成,則發生CO2+2NaOH=Na2CO3,n(NaOH)=2n(CO2)=4.80mol,則c(NaOH)=4.80mol/2.00L=2.40mol/L;綜合以上兩種情況可知,NaOH溶液的濃度應該1.20mol/L≤c(NaOH)≤2.40mol/L,故答案為:2.4mol/L≥c≥1.2mol/L。
(3)依題意,9 molCO2在密封艙內和KO2反應后生成9 mol O2,即n(CO2):n(O2)=1:1,通過觀察題給兩個方程式可知,當把兩個方程式相加時正好符合題目要求:8KO2+6CO2+2H2O→2K2CO3+4KHCO3+6O2,所以有n(H2O)=1313n(CO2)=1313×9mol=3mol,即反應前密封艙內H2O的物質的量為3mol,故答案為:3mol。
(4)在合成甲醇的反應中,氫元素在生成物中有兩種存在形式,一是存在于甲醇中,二是存在于水中,設CO2的轉化率為α,
CH4+H2O→CO+3H2
300mol 900mol
CO2+3H2→CH3OH+H2O
100amol 100amol
根據題意,反應后殘留氫氣120mol,則實際參加反應的氫氣為900mol-120mol,根據反應中氫元素的守恒可有900mol-120mol=350mol×2+100amol,解得a=0.8,即設CO2的轉化率為80%,故答案為:80%。
Ⅱ.(5)CaCO3分解的反應方程式是:CaCO3CaO+CO2↑,根據方程式可知每1molCaCO3反應會產生1molCO2,質量分數為0.90的石灰石100kg物質的量是n(CaCO3)=(1.0×105g×0.90)÷100g/mol=900mol,則石灰石完成分解產生標準狀況下的CO2的體積是V(CO2)=nVm=900mol×22.4L/mol=20160L。石灰窯中,該石灰石100kg與焦炭混合焙燒,產生標準狀況下CO229120L,如果石灰石中碳酸鈣完全分解,且焦炭完全燃燒,不產生CO,則焦炭燃燒產生的CO2的體積是V(CO2)=V(總)-V(石灰石)=29120L-20160L=8960L,則其物質的量是n(CO2)=V(CO2)÷Vm=8960L÷22.4L/mol=400mol。根據碳元素守恒,可知焦炭的物質的量與產生的物質的量CO2相等,也是400mol,故答案為:20160L,400。
(5)10m3粗鹽水中含有的MgCl2、CaCl2物質的量是:n(MgCl2)=6.80mol/m3×10m3=68mol;n(CaCl2)=3.00mol/m3×10m3=30mol。根據反應方程式MgCl2+Ca(OH)2→Mg(OH)2↓+CaCl2可知1molMgCl2發生反應被除去時引入1molCaCl2。則向粗鹽水中加入Ca(OH)2除鎂離子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的CaCl2的物質的量是:68mol+30mol=98mol,根據反應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可知反應消耗Na2CO3的物質的量與CaCl2的物質的量相等,則其質量是m(Na2CO3)=nM=98mol×106g/mol=10388g。根據反應方程式Ca2++2NH3+CO2+H2O→CaCO3↓+2NH4+可知反應消耗的氨氣與CO2的物質的量的比是2:1,而混合氣體中含NH3體積分數為0.100、CO2體積分數0.040,說明NH3過量,不能完全反應,應該以不足量的CO2為標準進行計算,而n(Ca2+)=n(CO2),n(Ca2+)=98mol,則需要n(CO2)=98mol,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是n(混合)=98mol÷0.04=2450mol,其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V(混合)=nVm=2450mol×22.4L/mol=54880L,故答案為:10388,54880。
(7)①n(NaCl)(總)=m÷M=1521000g÷58.5g/mol=26000mol,反應產生的NH4Cl的物質的量是n(NH4Cl)=m÷M=1070000g÷53.5g/mol=20000mol,根據氯元素守恒可知,在溶液中含有的NaCl的物質的量是n(NaCl)=n(NaCl)(總)-n(NH4Cl)=26000mol-20000mol=6000mol,其質量是m(NaCl)=nM=6000mol×58.5g/mol=351000g=351kg,故答案為:351。
②氨鹽水中發生反應根據反應方程式:NaCl+CO2+NH3+H2O=NaHCO3↓+NH4Cl。產生的NaHCO3的物質的量與NH4Cl的物質的量相等,則析出的碳酸氫鈉晶體的質量是m(NaHCO3)=nM=20000mol×84g/mol=1680000g=1680kg,故答案為:1680。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寫出下列元素符號: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2)在這些元素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是_______,最不活潑的元素是________。
(3)在這些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堿性最強的是______,呈兩性的氫氧化物是___________,寫出三者之間相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
(4)在這些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是_________,原子半徑最大的是_________。
(5)在③與④中,化學性質較活潑的是________,怎樣用化學實驗證明?答:________。在⑧與中,化學性質較活潑的是_________,怎樣用化學實驗證明?答: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一定質量的鋅粒與稀鹽酸反應,生成H2的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若將鋅粒改為鋅粉,可加快產生H2的反應速率
B.反應前4min內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大
C.反應開始2min內平均反應速率最大
D.反應前4min內生成H2的平均速率v(H2)=0.09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向稀HNO3中滴加NaHSO3溶液:H++HSO===SO2↑+H2O
B. 硫酸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3OH-===Al(OH)3↓
C. 向含有2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2.5 mol Cl2:8I-+2Fe2++5Cl2===10Cl-+4I2+2Fe3+
D. 用酸性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草酸:2MnO+16H++5C2O
===2Mn2++10C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新型消毒劑,可用氯酸鈉(NaClO3)為原料制備。
(1)隔膜電解法制備ClO2的裝置示意圖如下:
已知:ClO2在酸性溶液中比較穩定,在堿性溶液中不能穩定存在。
①產生O2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
②結合反應方程式,簡述ClO2的產生過程:_________。
(2)過氧化氫還原法制備ClO2:研究發現Cl-對上述反應有影響,實驗記錄如下:
加入NaCl 的濃度/(g·L1) | ClO2的生成速率/(g·L-1·min-1) | 相同時間 | |||
10 min | 30 min | 60 min | ClO2 產率/% | Cl2 的量 | |
0 | 0.0035 | 0.0124 | 0.0159 | 97.12 | 極微量 |
1.00 | 0.0138 | 0.0162 | 0.0163 | 98.79 | 極微量 |
①NaCl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②上述反應可能的過程如下:
反應i: +
+ +
反應ii: Cl2 + H2O2 = 2Cl- + O2↑ + 2H+
將反應i填寫完整_________。
③進一步研究發現,未添加Cl-時,體系中首先會發生反應生成Cl-,反應為:ClO3- + 3H2O2 = Cl- + 3O2↑+3H2O(反應iii)。分析反應i、ii、iii的速率大小關系并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
(3)國家規定,飲用水中ClO2的殘留量不得高于0.8 mg·L-1,檢測步驟如下:
Ⅰ.取1.0L的酸性水樣,加入過量的碘化鉀,再用氫氧化鈉溶液調至中性,使ClO2轉化為。加入淀粉溶液,溶液變藍。
Ⅱ.用0.0010 mol/LNa2S2O3溶液滴定步驟I中產生的I2。已知:步驟II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①步驟I中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②當步驟II中出現________(填現象)時,停止滴加Na2S2O3溶液,記錄其體積為10.00 mL。
③上述水樣中ClO2的殘留濃度是______m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鎂鋁合金3.9g溶于200mL2mol·L1的鹽酸,在標準狀況下放出氣體的體積為4.48L。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產生沉淀的質量為( )
A.3.9gB.9.0gC.10.7gD.1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制備氯氣并進行相關性質實驗的裝置(夾持及加熱儀器已略)。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中盛有的固體藥品是___。
(2)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氣體,同時裝置B還可監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生堵塞,若發生堵塞時B中的現象為___。
(3)裝置C的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II中試劑的作用是___。對比I和III中的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___。
(4)該實驗設計的缺陷是___,改進的方法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在下列轉化關系中,甲、乙、丙、丁、戊為上述四種元素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其中A為d元素組成的單質,常溫下乙為液體,丁物質常用于消毒、漂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簡單離子半徑:c>b
B.丙中既有離子鍵又有極性鍵
C.b、c形成的化合物中陰、陽離子數目比為1:2
D.a、b、d形成的化合物中,d的雜化方式是s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過程是目前直接利用太陽能的研究熱點。人們把通過人工光化學手段合成燃料的過程叫做人工光合作用。
(1)在上圖構想的物質和能量循環中太陽能最終轉化為____________能。
(2)人工光合作用的途徑之一就是在催化劑和光照條件下,將CO2和H2O轉化為CH3OH,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g)+4H2O(g)2CH3OH(g)+3O2(g)。
一定條件下,在2 L密閉容器中進行上述反應,測得n(CH3OH)隨時間的變化如表所示:
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n(CH3OH)/mol | 0.000 | 0.040 | 0.070 | 0.090 | 0.100 | 0.100 | 0.100 |
①用CH3OH表示0~3 min內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______。
a.v正(H2O)=2v逆(CO2) b.n(CH3OH):n(O2)=2:3
c.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 d.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3)我國科學家用Fe3(CO)12/ZSM-5催化CO2加氫合成低碳烯烴反應,所得產物含CH4、C3H6、C4H8等副產物,反應過程如圖。
催化劑中添加Na、K、Cu助劑后(助劑也起催化作用)可改變反應的選擇性,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添加不同助劑,經過相同時間后測得CO2轉化率和各產物的物質的量分數如表。
①欲提高單位時間內乙烯的產量,在Fe3(CO)12/ZSM-5中添加____________助劑效果最好;
②加入助劑能提高單位時間內乙烯產量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用人工光合作用得到的甲醇、氧氣和稀硫酸制作電池,則甲醇應通入該電池的____極(填“正”或“負”),溶液中的H+流向該電池的____極(填“正”或“負”)通入氧氣的一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