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纖通信使用的光纜的主要成分是晶體Si,太陽能電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O2
B.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氣化吸收大量的熱,所以液氨常用作致冷劑
C.高錳酸鉀溶液、酒精、雙氧水都能殺菌消毒,消毒原理相同,都利用了強氧化性
D.SO2可以用來漂白紙漿、毛、絲、草帽辮、增白食品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圖,關于X、Y、Z、W、Q說法正確的是
A.元素Y與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價之和的數值等于9
B.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為:W>Z>Y
C.離子半徑的大小順序為:W2->Y2->Z3+
D.W的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和還原性均比Q的氫化物的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湖北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8分)(1)下列物質中能導電的有 屬于電解質的有 屬于非電解質的有 。(選填字母)
A.稀硫酸
B.純醋酸
C.銅絲
D.氨水
E.乙醇
F.硫酸鋇固體
G.熔融氯化鈉
H.SO3
(2)下列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操作中使物質的量濃度偏大的是 ,偏小的是 ,無影響的是 。(選填字母)
A.配制硫酸銅溶液時,所用的膽礬部分風化。
B.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稱量固體時間過長。
C.配制稀硫酸時,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仰視讀數。
D.配制稀硫酸時,在小燒杯中稀釋濃硫酸后未冷卻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E.轉移溶液前,容量瓶內有水珠。
F.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取液體至刻度線。
(3)用潔凈的燒杯取少量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燒杯中逐滴加入氯化鐵的飽和溶液,可制得紅褐色的膠體。
①生成該膠體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②向該膠體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會出現一系列變化:先出現紅褐色沉淀,隨后紅褐色沉淀溶解,沉淀溶解的離子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100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氣體,充分反應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的鹽酸,產生CO2的體積與所加鹽酸體積之間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原NaOH溶液的濃度為0.1 mol/L
B.通入CO2的體積為448 mL
C.所得溶液的溶質成分的物質的量之比為n(NaOH):n(Na2CO3) = 1: 3
D.所得溶液的溶質成分的物質的量之比為n(NaHCO3):n(Na2CO3) = 2: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六種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A與E,B與F同主族,E與F同周期;D的核電荷數是F的最外層電子數的2倍;B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0;常溫下單質A與E的狀態不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C兩種元素只能組成化學式為CA3的化合物
B.F與D形成的化合物性質很不活潑,不與任何酸反應
C.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E>F>C>D
D.元素的非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D>C>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鄭州市新高三年級調研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環丙叉環丙烷(A)由于其特殊的電子結構,一直受到結構和理論化學家的注意,由于缺乏有效的合成途徑,一度延緩對其反應的研究,直到1993年出現了可以大量制備的方法。根據下列轉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的所有原子都在一個平面內 B.反應①是加成反應
C.反應②是消去反應 D.A的二取代產物只有3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鄭州市新高三年級調研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β-羧乙基鍺倍半氧化物(即Ge-132)是與人體健康有關的最重要的有機鍺化合物,其片層結構如圖,每個結構相同的基團都是由六個鍺原子和六個氧原子構成的十二元環,每個鍺原子還同時與三個氧原子相連結.形成可以任意延伸的片層。●代表Ge,○代表O,每個“/”連結一個—CH2—CH2—COOH在片層結構中,每個正六邊形平均擁有的鍺原子數與氧原子數各為
A.6,6 B.2,6 C.2,3 D.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原創)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選用的試劑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物質 | 雜質 | 試劑 | 方法 | |
A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NaOH溶液 | 洗氣 |
B | 氯化亞鐵溶液 | 氯化鐵 | 過量鐵粉 | 過濾 |
C | 氧化鐵 | 氧化鋁 | 氨水 | 過濾 |
D | 氯化鈉溶液 | 碘化鈉 | 四氯化碳 | 萃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高一上學期升學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4 mol A(g)和2 mol B(g)在2L容器內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 若經2s后測得C的濃度為0.6mol.L-1,下列幾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1)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3mol.L-1..S-1
(2)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6mol.L-1..S-1
(3)2s時物質A轉化率為15%
(4)2s時物質B的濃度為0.7mol.L-1
A.(1)(3) B.(1)(4)
C.(1)(3)(4) D.(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