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中,在給定條件下一定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A.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中:Na+、SiO32-、CH3COO-、CO32-
B.無色溶液中:Mg2+、MnO4-、SO42-、K+
C.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NH4+、Al3+、NO3-、Cl-
D.與鋁反應產生大量氫氣的溶液:Na+、K+、SO42-、NO3-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三門峽市高二上學期入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給定物質A、B、C的量,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建立的化學平衡:aA(g)+bB(g) xC(g),符合下圖所示的關系(C%表示平衡混合氣中產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溫度,P表示壓強)。在圖中Y軸是指
①反應物A的轉化率,②平衡混合氣中物質B的百分含量,
③平衡混合氣的密度,④平衡混合氣的平均摩爾質量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云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試卷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一種形狀酷似羅馬兩面神Janus的有機物結構簡式,化學家建議將該分子叫做“Janusen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Janusene的分子式為C30H20
B.Janusene屬于苯的同系物
C.Janusene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8種
D.Janusene既可發生氧化反應,又可發生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0分)為探究Fe(NO3)2等硝酸鹽熱分解產物和產物的性質,某化學小組開展如下探究性學習:
【查閱資料】金屬活潑性不同,其硝酸鹽分解產物不同
(1)K→Na活潑金屬的硝酸鹽分解生成亞硝酸鹽和氧氣;
(2)Mg→Cu等較活潑金屬的硝酸鹽分解生成氧化物、NO2和O2;
(3)Hg以后不活潑金屬的硝酸鹽分解生成金屬、NO2和O2。
2KNO32KNO2↑+O2↑ 2Cu(NO3)2
2CuO+4NO2↑+O2↑
2AgNO32Ag+2NO2↑+O2↑
I:【實驗一】探究Fe(NO3)2熱分解固體產物中Fe元素的價態。該小組甲同學將其溶于足量的稀H2SO4得到相應兩份溶液,進行以下探究實驗。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②少量稀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另一份溶液。現象:①溶液變紅色;②溶液變紅色。
(1)則Fe(NO3)2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
II:【實驗二】探究Fe(NO3)2熱分解氣體產物的性質。小組乙、丙同學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收集時操作恰當,幾乎沒有空氣)
實驗步驟:①連接儀器;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取一定質量Fe(NO3)2裝于大試管,并重新連接好儀器;④加熱;⑤……
(2)乙同學使用A裝置收集氣體,恰好收集到54mL紅棕色氣體,要從水槽中取出量筒,乙同學的正確操作方法是 。
(3)丙同學取等質量Fe(NO3)2的在同樣條件下熱分解,用B裝置收集氣體產物,可收集到氣體_____mL。
III:【實驗三】探究固體混合物的組成和特征
(4)小組丁同學取KNO3、 Cu(NO3)2、 Fe(NO3)2混合粉末充分加熱后用排水法未收集到任何氣體,則KNO3、Cu(NO3)2、 Fe(NO3)2物質的量之比可能為____________。
A.1∶2∶2 B.2∶1∶3 C.1∶2∶3 D.3∶8∶5
(5)取0.6mol由KNO3、 Cu(NO3)2、 Fe(NO3)3按等物質的量之比混合而成的粉末溶于100mL 3mol/L的稀硫酸中,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粉,則最多可溶解銅粉質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湖南省高三上學期入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中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一步實現的是
A.粗硅SiCl4
Si
B.Mg(OH)2MgCl2(aq)
Mg
C.Fe2O3FeCl3(aq)
無水FeCl3
D.AgNO3(aq) [Ag(NH3)2]OH(aq)
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東省等六校高三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描述及熱化學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A.已知C2H6的燃燒熱為1090 kJ·mol-1,則C2H6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2H6(g)+3.5O2(g)===2CO2(g)+3H2O(g)ΔH=-1090 kJ/mol
B.25℃,101kPa下,l mol C6H6燃燒生成CO2和液態水時放出3260 kJ熱量,其熱化學方程式為:C6H6(g)+7.5O2 (g)=6CO2 (g)+3H2O (l)△H=-3260kJ•mol-1
C.已知常溫下:H+(aq)+OH-(aq)===H2O(l)ΔH=-57.3 kJ/mol,則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 H2O(l)時也放出57.3 kJ的熱量
D.已知2CO(g)+O2(g)===2CO2(g)ΔH=-566 kJ·mol-1,則CO的燃燒熱ΔH=-28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二上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4 mol A和2 mol B放入2 L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A(g)+B(g) 2C(g) ΔH<0。4 s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此時測得C的濃度為0.6 mol/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4 s內,v(B)=0.075 mol/(L·s)
B.當c(A)∶c(B)∶c(C)=2∶1∶2時,該反應即達到平衡狀態
C.達到平衡狀態后,若只升高溫度,則C的物質的量濃度增大
D.達到平衡狀態后,若溫度不變,縮小容器的體積,則A的轉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上9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101kPa時,1mol物質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物質的燃燒熱
B.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C.燃燒熱或中和熱都是反應熱的種類之一
D.其他條件一樣時,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液態水和氣態水時所放出的熱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青海省高一入學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不能通過化合反應生成的是
A.NaOH B.NaHCO3 C.FeCl2 D.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