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高純度二氧化硅廣泛用于制作光導纖維,其遇強堿會“斷路”
B.家用“84”消毒液可用來漂白衣物,為了增強漂白效果,可加入濃鹽酸
C.浸泡過高錳酸鉀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可用來保鮮水果
D.加熱能殺死甲型 H1N1流感病毒是因為蛋白質受熱變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銅片和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銅片為負極,其質量逐漸減少
B.鋅片為負極,鋅片上產生大量氣泡
C.負極反應式為:Zn-2e-=Zn2+
D.正極反應式為:Cu-2e-=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淺紅色,微熱后紅色加深,是因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
B. 鈉保存在煤油中,是因為煤油不與鈉發生反應,鈉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鈉隔絕空氣和水蒸氣
C. 用潔凈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脫脂棉吹氣,脫脂棉燃燒,說明CO2、H2O與Na2O2 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D. 鈉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產物是Na2CO3,原因是鈉與氧氣生成的Na2O再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溶液中離子存在和轉化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常溫下,水電離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加入鋁粉能產生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S2-、SO32-
C.過量鐵粉與稀HNO3反應:3Fe+8H++2NO3-= 3Fe2++2NO↑+4H2O
D.0.01 mol/L NH4Al(SO4)2溶液與0.02 mol/L Ba(OH)2溶液等體積混合: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
N2(g)+O2(g)═2NO(g)△H=+180kJmol﹣1
則2CO(g)+2NO(g)═N2(g)+2CO2(g)的△H是( )
A.﹣386 kJmol﹣1 B.+386 kJmol﹣1 C.﹣746 kJmol﹣1 D. +74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列試劑保存或盛放方法正確的是
A. 濃硝酸盛放在銅質器皿中
B. 稀硝酸盛放在鐵質器皿中
C. NaOH溶液保存在帶橡膠塞的試劑瓶中
D. NaOH溶液保存在帶玻璃塞的試劑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戊烷、戊醇、戊烯、乙酸乙酯中同分異構體數目最少的是戊烯
B.分子式為C4H9Cl的有機化合物有4種
C.丙烯與HCl在一定條件下的產物只有一種
D.用CH2(NH2)-COOH和CH3-CH(NH2)-COOH兩種氨基酸脫水,最多可以生成3種2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做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實驗時,自己設計了一套試驗方案,并記錄了有關實驗現象(見下表,表中的“實驗步驟”與“實驗現象”前后不一定是對應關系)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①將鎂條用砂紙打磨后,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熱至水沸騰;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處游動,發出“嘶嘶”聲,隨之消失,溶液變成紅色 |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有氣體產生,溶液變成淺紅色 |
③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C.劇烈反應,迅速產生大量無色氣體 |
④將鎂條投入稀鹽酸中 | D.反應不十分劇烈;產生無色氣體 |
⑤將鋁條投入稀鹽酸中 | E.生成白色膠狀沉淀,繼而沉淀消失 |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 F.生成淡黃色沉淀 |
請你幫助該同學整理并完成實驗報告。
(1)實驗內容:(填寫與實驗步驟對應的實驗現象的編號)
實驗內容 | ① | ② | ② ③ | ④ | ⑤ | ⑥ |
實驗現象(填A~F) |
(2)實驗結論: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