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向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2OH-+CO32-+4H+=CO2↑+2H2O
B.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C.向Fe(OH)2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高二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生鐵中含有碳,抗腐蝕能力比純鐵弱
B.用錫焊接的鐵質器件,焊接處易生銹
C.鐵管上鑲嵌鋅塊,鐵管不易被腐蝕
D.在鐵制品上鍍銅時,鍍件為陽極,銅鹽為電鍍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遼寧省鐵嶺市協作體高三第三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種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如圖。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轉移12mol 電子
B.電極A上H2參與的電極反應為:H2+2OH--2e-=2H2O
C.電池工作時,CO32-向電極B移動
D.電極B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O2+2CO2+4e-=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遼寧省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條件下存在反應:H2(g) + I2(g) 2HI(g) ΔH<0,現有三個相同的1 L恒容絕熱(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密閉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g),在Ⅱ中充入2 molHI(g) ,在Ⅲ中充入2 mol H2和2 mol I2(g),700 ℃條件下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應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相同
C.容器Ⅰ中的氣體顏色比容器Ⅱ中的氣體顏色深
D.容器Ⅰ中H2的轉化率與容器Ⅱ中HI的轉化率之和等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遼寧省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體積不變的400℃恒溫密閉容器中,一定量的SO2與1mol O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2SO2(g)+O2(g) 2SO3(g) ΔH =-Q kJ ∕ mol(Q﹥0)。當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少0.5 mol時反應達到平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增大氧氣濃度,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不變
B.降低溫度,正反應速率比逆反應速率減小的程度小
C.平衡時SO2氣體的轉化率為50%
D.該條件下反應放出0.5Q kJ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興國三中等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聯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已知乙醛(CH3CHO)和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如下:
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某實驗小組做上述反應時,發現NaOH的用量對反應產物有影響,于是他們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均使用0.5 mL 40%的乙醛溶液進行下列實驗。
編號 | 2%CuSO4溶液的體積 | 10%NaOH溶液的體積 |
的現象 | pH | 加乙醛水浴加熱后的沉淀顏色 |
1 | 2 mL | 3滴 | 淺藍綠色沉淀 | 5~6 | 淺藍綠色沉淀 |
2 | a | 15滴 | 淺藍色沉淀 | 7~8 | 黑色沉淀 |
3 | 1 mL | 1 mL | 藍色懸濁沉淀較少 | 9~10 | 紅褐色沉淀 |
4 | b | 2 mL | 藍色懸濁沉淀較多 | 11~12 | 紅色沉淀 |
5 | 1 mL | 3 mL |
| 12~13 |
|
(1)上表中a、b應為 (填字母序號)。
A.15滴,1 mL B.2 mL,1 mL C.15滴,2 mL D.2 mL,2 mL
(2)查閱資料可知,實驗1中的淺藍綠色沉淀主要成份為Cu2(OH)2SO4,受熱不易分解。寫出生成Cu2(O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基于實驗1、2的現象可以得出結論:NaOH用量較少時, 。
(3)小組同學推測實驗3中的紅褐色沉淀可能是CuO和Cu2O的混合物,其理論依據是 。
(4)為了進一步證明實驗4中紅色沉淀的成分,該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Cu2O在堿性條件下穩定,在酸性溶液中可轉化為Cu2+、Cu。并進行了以下實驗。
。畬嶒4反應后的試管靜置,用膠頭滴管吸出上層清液。
ⅱ.向下層濁液中加入過量稀硫酸,充分振蕩、加熱,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
(5)小組同學繼續查閱資料得知:Cu(OH)2可與OH-繼續反應生成藍紫色溶液([Cu(OH)4] 2-),由此提出問題:[Cu(OH)4] 2-能否與乙醛發生反應,生成紅色沉淀?設計實驗解決這一問題,合理的實驗步驟是 ;谏鲜鰧嶒灒撔〗M同學獲得結論:乙醛參與反應生成紅色沉淀時,需控制體系的p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興國三中等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聯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X、Y、Z、W均為中學化學的常見物質,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其他產物已略去):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W是單質鐵,則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
B. 若W是鹽酸,則X與Z可反應生成Y
C.若X是FeCl3溶液,則W可以是Zn或Al
D.若W是硝酸溶液, 則X與Z不能反應生成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A、B、C、D、E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B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C單質的晶體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D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內層電子數之比為3:5。
(1)C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A單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化合物甲,甲中所含化學鍵為 ;A單質在E單質中燃燒生成化合物乙,乙的電子式為 。
(3)F是中學化學常見元素,它的一種氧化物為紅棕色粉末,B單質與其在高溫條件下反應是冶煉F單質的方法之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含B元素的化合物常用作凈水劑,用文字和化學用語解釋凈水原因: 。
(5)E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D元素,用原子結構解釋原因:同周期元素隨著原子序數遞增, ,非金屬性增強。
(6)工業上將干燥的E單質通人D熔融的單質中可制得化合物D2E2,該物質可與水反應生成一種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0.2mol該物質參加反應時轉移0.3mol電子,其中只有一種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青海師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除去括號中的雜質,寫出所加的試劑的化學式和除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Na2SO4溶液(Na2CO3):所加試劑_________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2(CO2):所加試劑_________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SO4溶液(CuSO4):所加試劑_________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Al):所加試劑_________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