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硝酸銨的水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會使溶液呈酸性,硝酸銨中硝酸根和銨根離子溶液相等,但部分銨根水解,濃度減小,據此判斷離子濃度大。
(2)①依據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進行,氨氣的含量減;
②A、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B、P點原料氣的平衡轉化率接近100%,但此時壓強為100MPa,對設備的要求太高,成本高,不是當前工業生產工藝中采用的溫度、壓強條件;C、K只受溫度影響,該反應溫度升高時K值減。籇、M點時氨的物質的量的分數為60%,根據反應N2(g)+3H2(g)?2NH3(g)利用三段式計算;E、根據反應N2(g)+3H2(g)?2NH3(g)利用三段式計算出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并計算平衡常數;
(3)根據蓋斯定律,①2NH3(g)+CO2(g)═H2NCOONH4(s)△H=-272kJ•mol-1;②H2NCOONH4(s)═CO(NH2)2(s)+H2O(g)△H=+138kJ•mol-1;將①+②可得以NH3、CO2為原料合成尿素的熱化學方程式;
(4)①已知總反應的快慢由慢的一步決定,結合圖象變化趨勢,圖象表達反應的判斷,反應快慢可以依據第一步和第二步反應的曲線斜率比較大小;
②根據圖象中二氧化碳在10 min時測得CO2的物質的量計算出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應的速率v(CO2);
③第二步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據此畫圖.
解答 解:(1)硝酸銨的水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會使溶液呈酸性,硝酸銨中硝酸根和銨根離子溶液相等,但部分銨根水解,濃度減小,所以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是c(NO3-)>c(NH4+)>c(H+)>c(OH-),
故答案為:酸性;c(NO3-)>c(NH4+)>c(H+)>c(OH-);
(2)①合成氨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溫度越高,越不利于反應的進行,曲線a的氨氣的物質的量分數最高,其反應溫度對應相對最低,所以a曲線對應溫度為200°C;
故答案為:200℃;
②A、及時分離出NH3,可以使平衡正向進行,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轉化率,故A正確;
B、P點原料氣的平衡轉化率接近100%,但此時壓強為100MPa,對設備的要求太高,成本高,不是當前工業生產工藝中采用的溫度、壓強條件,故B錯誤;
C、平衡常數與溫度有關,與其他條件無關,同一溫度下的平衡常數相同,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越高平衡常數越小,上圖中M、N、Q點平衡常數K的大小關系是K(M)=K(Q)>K(N),故C正確;
D、M點時氨的物質的量的分數為60%,利用三段式,設H2轉化率是x
根據反應N2(g)+3H2(g)?2NH3(g)
起始 1 3 0
轉化 x 3x 2x
平衡 1-x 3-3x 2x
$\frac{2x}{1-x+3-3x+2x}$=60%,所以x=0.75,故D正確;
E、N點時氨的物質的量的分數為20%,利用三段式,設N2轉化率是b,N2的起始濃度為a,
根據反應N2(g)+3H2(g)?2NH3(g)
起始 a 3a 0
轉化 ab 3ab 2ab
平衡 a-ab 3a-3ab 2ab
根據題意有$\left\{\begin{array}{l}{\frac{2ab}{a-ab+3a-3ab+2ab}=20%}\\{2ab=0.2mol•L{\;}^{-1}}\end{array}\right.$,所以a=0.3mol•L-1,b=$\frac{1}{3}$,所以平衡常數K=$\frac{(2ab)^{2}}{(a-ab)•({3a-3ab)}^{3}}$=0.93,故E正確,
故選:ACDE;
(3)根據蓋斯定律,①2NH3(g)+CO2(g)═H2NCOONH4(s)△H=-272kJ•mol-1;②H2NCOONH4(s)═CO(NH2)2(s)+H2O(g)△H=+138kJ•mol-1;將①+②可得以NH3、CO2為原料合成尿素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H3(g)+CO2(g)?H2O(g)+CO(NH2)2 (s)△H=-134kJ/mol,
故答案為:2NH3(g)+CO2(g)?H2O(g)+CO(NH2)2 (s)△H=-134kJ/mol;
(4)①由圖象可知在15分鐘左右,氨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氨基甲酸銨后不再變化發生的是第一步反應,氨基甲酸銨先增大再減小最后達到平衡,發生的是第二部反應,從曲線斜率不難看出第二步反應速率慢,所以合成尿素總反應的快慢由第二步反應決定,根據圖可知,尿素在55分鐘時,物質的量不再變化,即反應達到平衡,所以總反應進行到55min時到達平衡,
故答案為:二;55;
②反應進行到10 min時測得CO2的物質的量為0.26mol,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為:c(CO2)=$\frac{1mol-0.26mol}{0.5L}$=1.48mol/L,
則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應的速率v(CO2)=$\frac{1.48mol/L}{10min}$=0.148 mol/(L•min),
故答案為:0.148;
③第二步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所以第二步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的變化的示意圖為,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了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平衡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蓋斯定律的內容及應用方法,能夠利用三段式進行化學平衡的計算,明確反應速率的概念及計算方法,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計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恢復至原溫度,容器內壓強增大 | B. | 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mol/(L•min) | ||
C. | 達到平衡時,B比A的轉化率小 | D. | B的平衡濃度為0.25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常溫常壓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 |
B. | 在常溫常壓下,1molHe含有的原子數為NA | |
C. | 71gCl2所含原子數為NA | |
D. | 23g鈉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電子數目為10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常壓下,11.2LCH4中含有的氫原子數為2NA | |
B. | 標準狀況下,11.2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數目為0.5NA | |
C. | 1000mL0.1mol/L 的NaCl溶液中,Na+與Cl-離子總數為0.2NA | |
D. | 質量為32g的O3和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