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kJ·mol-1,則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500℃、30MPa下,將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放熱19.3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 △H = -38.6kJ·mol-1
C.HCl和NaOH 反應的中和熱△H= -57.3kJ·mol-1,則H2SO4和Ba(OH)2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H=-114.6kJ·mol -1
D.在101kPa時,2g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5.8kJ熱量,H2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O2(g)=2H2O(1) △H =-571.6kJ·mol-1
【答案】D
【解析】
A.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kJ/mol,則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1,A錯誤;
B.合成氨為可逆反應,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kJ,則1molN2完全反應時放熱大于38.6kJ,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 △H <-38.6kJ·mol-1,B錯誤;
C.HCl和NaOH 反應的中和熱△H= -57.3kJ·mol-1,H2SO4和Ba(OH)2反應,除產生2molH2O外,還形成BaSO4沉淀,會放出熱量,所以反應放出熱量大于114.6kJ,故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H<-114.6kJ·mol -1,C錯誤;
D.在101kPa時,2g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5.8kJ熱量,2molH2燃燒放出熱量為2×285.8kJ =571.6kJ,故H2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O2(g)=2H2O(1) △H =-571.6kJ·mol-1,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D。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樞神經興奮劑芬坎法明的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i、(R、
表示烴基或氫)
ii、
請回答:
(1)A屬于芳香烴,名稱是______。
(2)J中所含官能團是______。
(3)C→D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4)E具有反式結構,其結構簡式是______。
(5)H是五元環狀化合物,G→H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6)1mol轉化為
,同時生成H2O,理論上需要H2的物質的量是_____mol。
(7)J→芬坎法明的轉化過程中,中間產物X可能的結構簡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化學有關的文獻,理解正確的是
A. 《石灰吟》中“…烈火焚燒若等閑…要留清白在人間”,其中“清白”指氫氧化鈣
B. 《詠煤炭》中“鑿開混沌得烏金…不辭辛苦出山林”,其中“烏金”的主要成分是木炭
C. 《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其中的“堿”是一種鹽溶液
D. 《天工開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間絲、麻、裘、褐皆具素質…”文中的“絲”“麻”、“裘”主要成分均屬于多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氟碳鈰礦(主要成分為CeFCO3)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煉鈰的重要礦物原料,以氟碳鈰礦為原料提取鈰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CeFCO3中Ce的化合價為______。
(2)氧化焙燒后的產物之一為CeO2,則酸浸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3)HT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有機溶劑,則操作Ⅰ的名稱為_____。
(4)為了提高酸浸率,可以適當提高反應溫度,但溫度偏高浸出率反而會減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有機物HT能將Ce3+從水溶液中提取出來,該過程可表示為Ce3+ (水層)+3HT(有機層)CeT3 (有機層)+3H+ (水層)。向CeT3(有機層)中加入稀硫酸能獲得較純的含Ce3+水溶液,從平衡角度解釋其原因:_________。
(6)已知,298K時,Ksp[Ce(OH)3]=5×l0-20,若溶液中c(Ce3+)=0.05mol·L-1,加堿調節pH到_____時Ce3+開始沉淀(忽略加堿過程中溶液體積變化)。
(7) 寫出向Ce(OH)3懸濁液中通入氧氣得到產品Ce(OH)4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反應2CO2+6H2 CH2=CH2+4H2O可用于合成烯烴。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增大壓強可加快該反應速率
B. 降低溫度能減慢該反應速率
C. 增大H2的濃度能加快該反應速率
D. 若反應中加入足量的H2,可使CO2 100% 轉化為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W、Z位于同主族,四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的結構式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W的最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比X的弱
B. X.Y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顯堿性
C. W與Y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離子鍵
D. 原子半徑:Y>Z>X>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是可逆反應X2+3Y22Z2在反應過程中的反應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t1時,只有正向進行的反應 B. t1~t2,X2的物質的量越來越多
C. t2~t3,反應不再發生 D. t2~t3,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減少交通事故,新交規明令禁止酒后駕車并對酒后駕車行為予以重罰。為檢驗駕駛員是否酒后駕車,可采用的檢驗方法有多種。回答以下問題:
(1)早期曾經采用五氧化二碘和某種高分子化合物X的混合溶液來檢測酒精的存在。其原理是:I2O5與CH3CH2OH先發生反應(I2O5+5CH3CH2OH=I2+5Y+5H2O),生成的I2與高分子化合物X作用而變藍。交警依據此原理來檢測駕駛員是否飲酒。則:
X的化學名稱是__________;
Y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2)已知:I2O5是白色固體,可用于檢驗并定量測定空氣中CO;兩者在常溫條件下發生的反應為5CO+I2O5=5CO2+I2(空氣中其余氣體不與I2O5反應);某同學設計如右實驗裝置完成上述目的。
①指出能證明空氣中有CO存在的現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上述反應生成的碘單質用硫代硫酸鈉滴定(反應為I2+2Na2S2O3=Na2S4O6+2NaI),即可根據消耗硫代硫酸鈉的量來計算空氣中CO的含量。若某次實驗時測得參與反應的空氣體積為a mL(標準狀況下),滴定過程中,共消耗vmL c mol·L-1Na2S2O3溶液。則該空氣樣品中CO的體積分數是_____________。
③有同學提出只要依據參與反應的空氣體積和洗氣瓶中白色沉淀的質量也可求得空氣中CO的體積分數。此方案是否可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料電池酒精檢測儀(該電池以硫酸溶液為電解質溶液)也是檢測酒精含量的一種方法。總反應是:CH3CH2OH+O2=CH3COOH+H2O。該電池正極電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X(g)+3Y(g)2Z(g),有關下列圖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依據圖甲可判斷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 在圖乙中,虛線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劑
C. 若正反應的△H<0,圖丙可表示升高溫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 由圖丁中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可推知正反應的△H >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