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依據圖1轉化關系可知反應物為一氧化氮、氧氣和一氧化碳,生成物為氮氣和二氧化碳,結合原子個數守恒、得失電子守恒書寫方程式;
(2)①依據反應過程中C2H4→CO2,中元素化合價變化解答;
②依據得失電子守恒計算:一氧化氮轉化為氮氣得到的電子總數=乙烯失去電子總數;
(3)①霧霾浸取液中加入濃NaOH后產生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說明原溶液中有NH4+;溶液A中加入NaOH后有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HCO3_,HCO3_和OH_反應生成C032-,與Ba2+反應生成BaCO3沉淀.溶液B加入AgNO3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一定無Br-,據此解答;
②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二氧化氮,據此解答.
解答 解:(1)凈化過程中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氣,化學方程式為2NO+O2+4CO$\frac{\underline{\;催化劑\;}}{\;}$4CO2+N2;
故答案為:2NO+O2+4CO$\frac{\underline{\;催化劑\;}}{\;}$4CO2+N2;
(2)①依據圖2可知:反應過程中C2H4→CO2,碳元素化合價從-2價升高到+4價,發生氧化反應,所以乙烯做還原劑,故答案為:乙烯;
②根據圖示,該過程發生的反應為6NO+3O2+2C2H4$\frac{\underline{\;催化劑\;}}{\;}$3N2+4CO2+4H2O.該反應中還原劑是乙烯.NO排放量為0.09g/km,則該車行駛100km,排放的NO為9g,即0.3mol,消耗的乙烯為0.1mol,質量為2.8g,
故答案為:2.8g;
(3)①霧霾浸取液中加入濃NaOH后產生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說明原溶液中有NH4+;溶液A中加入NaOH后有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HCO3_,HCO3_和OH_反應生成C032-,與Ba2+反應生成BaCO3沉淀.溶液B加入AgNO3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一定無Br-,
故答案為;①HCO3-、NH4+;Br?;
②氣體D遇空氣會變成紅棕色,說明D為NO,沉淀A中一定有BaSO3,能與稀硝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O,故答案為:BaSO3.
點評 本題考查了環境的污染與防治、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準確把握題干信息、明確常見離子檢驗方法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與鹽酸溶液:2Fe+6H+=2Fe3++3H2↑ | |
B. | 銅與硝酸銀溶液:Cu+Ag+=Cu2++Ag | |
C. | 碳酸鈣加入稀鹽酸:CO32-+2H+=H2O+CO2↑ | |
D. | 氫氧化鈉溶液加入稀硫酸:H++OH-=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用容量瓶配制100ml 2.000mol/L的NaCl | |
B. | 用分液漏斗分離乙醇和水 | |
C. | 用燒杯溶解FeCl3試樣 | |
D. | 用電子天平稱量NaCl固體5.85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11.2L HF中含有分子的數目為0.5NA | |
B. | 0.1molFe與少量氯氣反應生成FeCl2,轉移電子數為0.2NA | |
C. | 1.4g 由乙烯和環丙烷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原子的數目為 0.3NA | |
D. | 0.1 mol•L-1碳酸鈉溶液中含有CO32-離子數目小于0.1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