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 L Cl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生成NaCl和NaClO,轉移電子數為NA |
B.電解精煉銅時轉移了6.02×1023個電子,陽極溶解32 g銅 |
C.一定量的SO2溶于水后形成pH為2的水溶液,其中H+的數目為0.01NA |
D.含0.2 mol H2SO4的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生成SO2的分子數為0.1×6.02×1023 |
A
解析考點:阿伏加德羅常數.
分析:A、從氯氣的自身氧化還原反應分析;
B、根據微粒數換算成物質的量,在電解池中電子是守恒的;
C、分清濃度與物質的量的關系;
D、從反應過程中濃度的變化分析判斷;
解:A、22.4LCl2的物質的量為0.1mol,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反應中,1mol氯氣自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數為1mol,故A正確;
B、6.02×1023個電子物質的量為1mol,銅溶解發生的反應Cu-2e-=Cu2+,所以轉移1mol電子,如果溶解0.5mol銅質量為32g,但精煉銅時陽極為粗銅,轉移1mol電子時陽極溶解的有鐵、銅、鋅等金屬,所以溶解的銅一定小于32g,故B錯誤;
C、一定量的SO2溶于水后形成pH為2的水溶液,氫離子濃度為0.01mol?L-1,但體積未定,故C錯誤;
D、含0.2molH2SO4的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隨反應的進行,硫酸濃度變稀后不再與銅反應,所以0.2molH2SO4不能全部反應,故生成SO2的分子數小于0.1×6.02×1023,故D錯誤;
故選A.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