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定條件下,乙醛反應生成A,A反應生成的B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則A中含有雙鍵,A在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B,B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且B不含支鏈,則B含有雙鍵,結合已知條件知,醛基之間能發生反應,所以乙醛中醛基之間反應生成A,則A的結構簡式為:CH
3CH(OH)CH
2CHO,A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F,則F的結構簡式為:CH
3CH(OH)CH
2CH
2OH,在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A發生消去反應生成B,則B的結構簡式為:CH
2=CHCH
2CHO,B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C,則C的結構簡式為:CH
3CH
2CH
2CH
2OH,在銅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B被氧氣氧化生成D,則D的結構簡式為:CH
2=CHCH
2COOH,在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D和F發生酯化反應生成E,則E的結構簡式為:

,再結合物質的性質解答.
解答:解:一定條件下,乙醛反應生成A,A反應生成的B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則A中含有雙鍵,A在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B,B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且B不含支鏈,則B含有雙鍵,結合已知條件知,醛基之間能發生反應,所以乙醛中醛基之間反應生成A,則A的結構簡式為:CH
3CH(OH)CH
2CHO,A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F,則F的結構簡式為:CH
3CH(OH)CH
2CH
2OH,在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A發生消去反應生成B,則B的結構簡式為:CH
2=CHCH
2CHO,B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C,則C的結構簡式為:CH
3CH
2CH
2CH
2OH,在銅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B被氧氣氧化生成D,則D的結構簡式為:CH
2=CHCH
2COOH,在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D和F發生酯化反應生成E,則E的結構簡式為:

,
(1)A的結構簡式為:CH
3CH(OH)CH
2CHO,其分子式為:C
4H
8O
2,B的結構簡式為:CH
2=CHCH
2CHO,
A.B中含有碳碳雙鍵和醛基,所以既能發生氧化反應又能發生還原反應,故正確;
B.與H
2發生加成反應時,加成位置不同則生成物不同,故錯誤;
C.B中含有碳碳雙鍵,所以能發生加聚反應生成高聚物,故正確;
D.能使Br
2的水溶液褪色,1mol該有機物最多能和2mol Br
2反應,故錯誤;
故答案為:C
4H
8O
2,CH
2=CHCH
2CHO,BD;
(2)A的結構簡式為:CH
3CH(OH)CH
2CHO,B的結構簡式為:CH
2=CHCH
2CHO,C的結構簡式為:CH
3CH
2CH
2CH
2OH,
A反應生成B屬于消去反應,B反應生成C屬于還原反應或加成反應,
故答案為:消去反應,還原(或加成反應);
(3)在一定條件下,乙醛發生分子間反應生成CH
3CH(OH)CH
2CHO,該反應方程式為:
2CH
3CHO
CH
3CH(OH)CH
2CHO,故答案為:2CH
3CHO
CH
3CH(OH)CH
2CHO;
(4)CH
3CH(OH)CH
2CH
2OH和 CH
2=CHCH
2COOH在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酯,反應方程式為:
CH
3CH(OH)CH
2CH
2OH+2CH
2=CHCH
2COOH
2H
2O+

;
故答案為:CH
3CH(OH)CH
2CH
2OH+2CH
2=CHCH
2COOH
2H
2O+

;
(5)F的結構簡式為:CH
3CH(OH)CH
2CH
2OH,其名稱為:1,3-丁二醇,G→順式聚1,3-丁二烯的反應方程式為:
nCH
2=CH-CH=CH
2 
,
故答案為:1,3-丁二醇,nCH
2=CH-CH=CH
2 
;
(6)7.4g C的物質的量=
=0.1mol,與足量金屬Na反應,生成氫氣的體積=
×22.4L/mol=1.12L,故答案為:1.12;
(7)①能夠發生水解反應,說明含有酯基;②能夠發生銀鏡反應,說明含有醛基;③非醚類物質,說明氧原子不是處于兩個碳原子之間,所以A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HCOOCH
2CH
2CH
3,HCOOCH(CH
3)
2,
故答案為:HCOOCH
2CH
2CH
3,HCOOCH(CH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