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判斷有關物質的還原性強弱順序是( )
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2FeCl3
③FeCl3+2HI=2FeCl2+2HCl+I2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據報道,美國正在研究用鋅電池取代目前廣泛使用的蓄電池,它具有容量大、污染小的特點,其電池反應為:2Zn+O2=2ZnO ,其原料為鋅、空氣和電解質溶液,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鋅為正極,空氣在負極反應
B.負極還原反應,正極氧化反應
C.負極的電極反應為:Zn-2e-+2OH-=ZnO+H2O
D.電池工作時溶液的pH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陜西西安長安區一中重點班高一12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KClO3+6HCl=KCl+3Cl2↑+3H2O的反應中,被氧化的氯原子與被還原的氯原子的原子個數比是( )
A.1:6 B.1:5 C.6:1 D.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陜西西安長安區一中重點班高一12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NaAlO2 ⑤Al
A.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陜西西安長安區一中實驗班高一12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過氧化鈉常作漂白劑、殺菌劑、消毒劑。過氧化鈉保存不當容易吸收空氣中CO2而變質。
(1)某課外活動小組欲探究某過氧化鈉樣品是否已經變質,取少量樣品,溶解,加入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蕩后有白色沉淀,證明Na2O2已經變質。
(2)該課外活動小組為了粗略測定過氧化鈉的純度,他們稱取a g樣品,并設計用下圖裝置來測定過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①A中發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儀器連接好以后,必須進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裝置出來的氣體是否需要干燥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④寫出裝置C中發生的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實驗結束時,讀取實驗中生成氣體的體積時,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
a.直接讀取氣體體積,不需冷卻到室溫
b.上下移動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
c.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平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
⑦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后,折算成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V mL,則樣品中過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_。
⑧實驗完成后E到F之間導管內殘留水的體積會使測量結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陜西西安長安區一中實驗班高一12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述實驗設計或操作正確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設計 |
A | 除去鋁箔上少量的氧化膜 | 將鋁箔放入 NaOH 溶液中洗滌 |
B | 排水法收集 KMnO4 分解產生的 O2 | 先熄滅酒精燈,后移出導管 |
C | 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 |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 KSCN 溶液 |
D | 證明 H2SO4 酸性比 H2CO3 強 | 把稀 H2SO4 滴入 NaHCO3 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圖1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與B,B與C刻度間相差1mL, 如果刻度A為4,量簡中液體的體積是__________mL。
(2)圖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畫的位置,如果液面處的讀數是a ,則滴定管中液體的體積(填代號)________。
A. 是amL B.是(50-a)mL
C. 一定大于amL D.一定大于(50-a)mL
(3)排去堿式滴定管中氣泡的方法應采用如圖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____,然后輕輕擠壓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滿堿液。
(4)實驗室常利用甲醛法測定(NH4)2SO4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其反應原理為:
4NH4++6HCHO=3H++6H2O+(CH2)6N4H+
滴定時,1mol (CH2)6N4H+與1mol H+相當,然后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反應生成的酸。某興趣小組用甲醛法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I:稱取樣品1.500g。
步驟Ⅱ:將樣品溶解后,完全轉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搖勻。
步驟Ⅲ:移取25.00mL樣品溶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搖勻、靜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試液,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復2次。
(1)根據步驟Ⅲ填空:
①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直接加入NaO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則測得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②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水未倒盡,則滴定時用去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觀察 。
A 滴定管內液面的變化 B 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④滴定達到終點時,酚酞指示劑由 色變成 色。
(2)滴定結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數 | 待測溶液的 體積/mL | 標準溶液的體積 |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0.20 | 20.20 |
若NaOH標準溶液的濃度為0.1010mo1·L-1,則該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重慶市西北狼教育聯盟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A、B、W、D、E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質子數之和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兩種液態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數與主族序數相等.
(1)W2-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寫出E的最高價氧化物與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經測定A2W2為二元弱酸,A2W2的電子式為 ,常用硫酸處理BaO2來制備A2W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向含有Fe2+和淀粉KI的酸性溶液中滴入A2W2,觀察到溶液呈藍色并有紅褐色沉淀成.當消耗2mol I﹣時,共轉移3mol電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4)元素D的單質在一定條件下,能與A單質化合生成一種化合物DA,熔點為800℃,能與水反應放氫氣,寫出該反應方程式 ,若將1molDA和1molE單質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的體積是 L(標準狀況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