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加試題】有機物E是合成某藥物的中間體,化合物E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且環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兩種結構;有機物N可轉化為G、F,且生成的G、F物質的量之比為n(G)∶n(F)=1∶3,1 mol G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產生H2 33.6L(標準狀況)。各物質間的轉化流程如下(無機產物省略):
已知:①—ONa連在烴基上不會被氧化;
②同一個碳原子上連接2個-OH不穩定
請回答:
(1)E的結構簡式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化合物B、F都能發生取代反應
B.化合物A、G都能發生氧化反應
C.一定條件下,化合物F與G反應生成N,還可生成分子組成為C7H12O5和C5H10O4的化合物
D.從化合物A到M的轉化過程中,涉及到的反應類型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消去反應和縮聚反應
(3)寫出B轉化為C和D的化學方程式 。
(4)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化合物A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①含有苯環,且苯環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種
②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且能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5)設計以CH2=CHCH3為原料制備G的合成路線(用流程圖表示,無機試劑任選) 。(已知:)
科網Z-X-X
【答案】(1) (2)D
(3)
(4)
(5)
【解析】
試題分析:化合物E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E中含有酚羥基,根據流程圖,E為芳香酸,環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兩種結構,因此E為;1 mol G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產生H2 33.6L(標準狀況),G中含有三個羥基,G為丙三醇(CH2OHCHOHCH2OH)。有機物N可轉化為G、F,且生成的G、F物質的量之比為n(G)∶n(F)=1∶3,則F為CH3COOH,則D為CH3COONa,B為
,則A為
。
(1)根據上述分析,E為;
(2)A、B為可以發生水解反應,F為CH3COOH可以發生酯化反應,都能發生取代反應,A正確;B、A為
,側鏈能發生氧化反應、G為丙三醇(CH2OHCHOHCH2OH)含有羥基可以發生氧化反應,B正確;C、F為CH3COOH,G為丙三醇(CH2OHCHOHCH2OH),能夠發生酯化反應,丙三醇中的羥基可以分別與乙酸酯化,一定條件下,化合物F與G反應生成N,還可生成分子組成為C7H12O5和C5H10O4的化合物,C正確;D、A到B為取代反應,B到C為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C到E為氧化反應,E到M為縮聚反應,C到D為取代反應,D到F為復分解反應,F和G到N是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沒有涉及消去反應,D錯誤;答案選D。
(3)B轉化為C和D的化學方程式為
;
(4)A為。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且能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表明分子結構中含有醛基和酚羥基;含有苯環,且苯環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種,的結構簡式為
;
(5)以CH2=CHCH3為原料制備丙三醇,可以首先讓甲基鹵代,再與鹵素加成后水解即可,合成路線如下:。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將3molA和1molB兩種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3A(g)+B(g) xC(g)+2D(s)。2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測得C的濃度為0.2mol/L。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條件下此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約為0.91
B.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3mol/(L·s)
C.B的轉化率為60%
D.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時,該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上曾經通過反應“3Fe+4NaOHFe3O4+2H2↑+4Na↑”生產金屬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NaOH為還原劑
B.該反應可以在水溶液中進行
C.將生成的氣態物質在空氣中冷卻可獲得鈉
D.每生成22.4L H2(標準狀況),轉移的電子數約為4×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大氣污染的日趨嚴重,國家擬于“十二五”期間,將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減少8%,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減少10%,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也要大幅減少。
(1)在恒溫,容積為1 L恒容中,硫可以發生如下轉化,其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如圖1所示(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能表示硫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ΔH2=__________kJ·mol-1。
③在相同條件下,充入1 mol SO3和0.5 mol的O2,則達到平衡時SO3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_;此時該反應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kJ的能量。
(2)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①CO2可轉化成有機物實現碳循環。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條件下反應: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測得CO2和CH3OH(g)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2所示。從3 min到9 min,v(H2)=________mol·L-1·min-1。
②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填編號)。
A.反應中CO2與CH3OH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即圖中交叉點)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消耗3 mol H2,同時生成1 mol H2O
D.CO2的體積分數在混合氣體中保持不變
③為了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且使體系中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少,其他條件不變時,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編號)。
A.升高溫度 B.縮小容器體積 C.再充入CO2氣體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3)工業上,CH3OH也可由CO和H2合成。參考合成反應CO(g)+2H2(g) CH3OH(g)的平衡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溫度/℃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平衡常數 | 667 | 13 | 1.9×10-2 | 2.4×10-4 | 1×10-5 |
A.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B.該反應在低溫下不能自發進行,高溫下可自發進行,說明該反應ΔS<0
C.在T ℃時,1 L密閉容器中,投入0.1 mol CO和0.2 mol H2,達到平衡時,CO轉化率為50%,則此時的平衡常數為100
D.工業上采用稍高的壓強(5 MPa)和250 ℃,是因為此條件下,原料氣轉化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KMnO4固體和濃鹽酸反應產生氯氣。為驗證鹵素單質氧化性的相對強弱,某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過程:
Ⅰ.打開彈簧夾,打開活塞a,滴加濃鹽酸
Ⅱ.當B和C中的溶液都變為黃色時,夾緊彈簧夾
Ⅲ.當B中溶液由黃色變為棕紅色時,關閉活塞a
Ⅳ.……
(1)A中產生黃綠色氣體,其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驗證氯氣的氧化性強于碘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為驗證溴的氧化性強于碘,過程Ⅳ的操作和現象是______________。
(5)過程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子層數依次增多,______________,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反應A(g)十2B(g)===C(g)的反應過程中能最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曲線b表示使用催化劑后的能量變化
B.正反應活化能大于逆反應活化能
C.由圖可知該反應的焓變△H=+91 kJmol-1
D.反應中將氣體A換為固體反應,其他條件不變,反應放出熱量大于91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恒溫下,容積為2L的定容密閉容器中,充入3molA、ymolB,發生反應:3A(g)+2B(g)2C(g)+xD(g)。2min后達到平衡,測得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時C的速率為0.3mol·L-1·min-1.下列推斷的結論正確的是
A.y1.2
B.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反應速率不一定增大
C.v正(A)>v逆(C),不可能為平衡狀態
D.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一定為平衡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酸鈣廣泛用于食品、工、石油等工業生產上,300~400℃左右分解.
Ⅰ、實驗室制取的方法之一是:Ca(OH)2+2HCHO+H2O2=Ca(HCOO)2+2H2O+H2↑.
實驗室制取時,將工業用氫氧化鈣和甲醛依次加入到質量分數為30-70%的過氧化氫溶液中(投料物質的量之比依次為1:2:1.2),最終可得到質量分數98%以上且重金屬含量極低的優質產品.
(1)過氧化氫比理論用量稍多,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反應溫度最好控制在30-70℃之間,溫度不易過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制備時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鈉抑制甲醛發生副反應外,還要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加硫化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實驗時需強力攪拌45min,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結束后需調節溶液的pH7~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最后經結晶分離、干燥得產品.
Ⅱ、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工業碳酸鈣(主要成分為CaCO3;雜質為:Al2O3、FeCO3)為原料,先制備無機鈣鹽,再與甲酸鈉溶液混合制取甲酸鈣.結合右圖幾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及表中相關金屬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開始沉淀的pH按金屬離子濃度為1.0molL-1計算)。
金屬離子 | 開始沉淀的pH | 沉淀完全的pH |
Fe3+ | 1.1 | 3.2 |
Al3+ | 3.0 | 5.0 |
Fe2+ | 5.8 | 8.8 |
請補充完整由碳酸鈣制備甲酸鈣的實驗方案:稱取13.6g甲酸鈉溶于約20mL水,配成溶液待用,并稱取研細的碳酸鈣樣品10g待用;____________。
提供的試劑有:a.甲酸鈉,B.5molL-1硝酸,C.5molL-1鹽酸,D.5molL-1硫酸,e.3%H2O2溶液,f.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高溫下,0.2 mol Fe與足量水蒸氣反應,生成的H2分子數目為0.3 NA
B.室溫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的OH-數目為0.1NA
C.氫氧燃料電池正極消耗22.4 L(標準狀況)氣體時,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目為2NA
D.5NH4NO32HNO3+4N2↑+9H2O反應中,生成28 g N2時,轉移的電子數目為3.7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