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為了區別一般的化學方程式 | B. | 物質的狀態與反應熱有關 | ||
C. | 可以具體說明反應進行的情況 | D. | 可以具體說明反應發生的條件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Ⅰ:制備少量氧氣 | |
B. | 實驗Ⅱ:比較酸性強弱:H2SO4>H2CO3>H2SiO3 | |
C. | 實驗Ⅲ:分離溴的苯溶液 | |
D. | 實驗Ⅳ:觀察純堿的焰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干燥的氯氣能使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 | |
B. | 影響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微粒間的距離與微粒的大小 | |
C. | 湯姆生發現原子中存在電子,并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結構模型 | |
D. | 干冰升華的過程只需克服分子間作用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裝置①可用干石油的分餾 | |
B. | 裝置②可用于酒精提取溴水中的Br2 | |
C. | 裝置③可用于吸收HCl氣體,并能防止倒吸 | |
D. | 裝置④驗證乙烯的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35 g核素${\;}_{92}^{235}$U發生裂變反應:${\;}_{92}^{235}$U+${\;}_{0}^{1}$n$\stackrel{裂}{→}$${\;}_{38}^{90}$Sr+${\;}_{54}^{136}$U+10${\;}_{0}^{1}$n,凈產生的中子( ${\;}_{0}^{1}$n)數為10NA | |
B. | 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價鍵總數為10 NA | |
C. | 25 g質盆分數為68%的H202的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數為NA | |
D. | 2.0 g H218O與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v(O2)=v(NO2) | |
B. | 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NO2 | |
C. | 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 |
D. |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別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 |
B. | 分別配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 | |
C. | 分別加熱,再檢驗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 | |
D. | 分別取固體樣品,滴加同濃度鹽酸,觀察產生氣泡的快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