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常溫下、在10ml pH=4的鹽酸中加水,稀釋到100ml時,溶液的pH為 ;若加水稀釋到1000ml時,溶液的pH為 ;若加水稀釋到1000L時,溶液的pH為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 |
B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 |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 I1=738kJ/mol I2=1451kJ/mol I3=7733kJ/mol I4=10540kJ/mol |
D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滿或半滿 |
E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 |
F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 |
G在周期表的第八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各小題:
(1)已知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
。在
溶液
__________
(填“>”“=”或“<”,1分)。
(2)常溫下,向1.0mol/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質的量濃度的
溶液,生產沉淀的量與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a、b、c、d分別表示實驗時不同階段的溶液。其中b點表示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堿性”,1分),c點所示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時,將晶體加入到pH=6的蒸餾水中,保持溫度不變,測得溶液的pH為2。T℃將__________25℃(填“高于”或“低于”,1分),K
為__________,在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
為__________mol·L-1。T℃時,將pH=11的NaOH溶液V1L與pH=1的
溶液V2L混合(設混合后溶液的體積為原兩溶液體積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則V1: V2 =__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 mol·L-1pH為4的NaHB溶液中①、②
、③
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
(5)在0.1 mol·L-1的①溶液、②
溶液、③
溶液中,
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三第三次測驗預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銅是一種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屬。常溫下,Cu2+在溶液中穩定, Cu+在酸性條件下易發生歧化反應:2Cu+=Cu2++Cu;大多數 +1價銅的化合物是難溶 物,如:Cu20、Cul、CuCl、CuH 等。
(1)在CuCl2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KI溶液,可能發生的反應有:
2Cu2++4I-=2CuI↓(白色)+I2; 2Cu2++4I-+2Cl-=CuCl↓(白色)+I2
已知:常溫下Ksp(CuCl)=1.20×10-6(mol/L)2; Ksp(CuI)=5.06×10-12(mol/L)2。 由此推斷上述反應生成主要沉淀物的化學式是______。
(2)向CuH中加入過量稀HC1,有氣體生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
(3)將 冰 銅(由Cu2S和FeS熔合成含Cu 18%—20%的一種物質)加入熔劑,在髙溫下 吹入空氣,冰銅中的Cu2S被氧化為Cu2O,生 成 的Cu2O與Cu2S反應生成粗銅。上述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______、______。
(4)常溫下,向0.20 mol • L-1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淺藍色氫氧化銅 沉淀,當溶液的pH = 6時,c(Cu2+)=______mol.L‑1。[已知:Ksp(CuI)=2.2×10-20(mol/L)3]
(5)將0.80 gCuSO4 • 5H2O樣品加熱分解,其脫水過程中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請 確定110°C時固體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_。(要求寫出推斷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鉬(元素符號Mo)是銀灰色的難熔金屬,常見化合價為+6、+5、+4,常溫下鉬在空氣中很穩定,高于600 ℃時很快地氧化生成三氧化鉬(MoO3);
輝鉬精礦(主要成分為MoS2)是生產鉬的主要原料。制取過程包括氧化焙燒,三氧化鉬、鉬粉和致密鉬的制取等主要步驟,工藝流程如圖:
(1)輝鉬精礦在600℃下進行氧化焙燒 轉化為MoO3,同時產生SO2氣體。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鉬冶煉廠對大氣的污染主要來自于 ,你認為利用并處理該副產物的最好措施是
;
(2)三氧化鉬的制取
將焙砂(主要成分:MoO3)用氨水浸出,與氨水反應生成鉬酸銨[(NH4)2Mo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該反應: (填是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將所得鉬酸銨[(NH4)2MoO4]溶液加熱到55~65 ℃,用鹽酸調節至溶液的pH為2,攪拌析出多鉬酸銨[(NH4)2O?mMoO3?nH2O]晶體;為除去鈣、鎂、鈉等雜質,將多鉬酸銨重新溶于氨水形成鉬酸銨,使氨揮發后生成仲鉬酸銨晶體[(NH4)2O?7MoO3?4H2O],將仲鉬酸銨晶體脫水、煅燒得純度為99.95%的三氧化鉬(MoO3)。
(3)金屬鉬粉的生產:
工業上在管狀電爐中用氫氣分兩步還原三氧化鉬得到鉬粉:
① 在450~650℃下: MoO3 + 3H2 === MoO2 + 3H2O
② 在900~950 ℃下:MoO2 + 2H2 === Mo + 2H2O
某同學根據上述還原原理,認為還可用 等還原劑還原MoO3得到鉬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8分)常溫下,在沒有氧氣存在時,鐵與水幾乎不反應,但高溫下,鐵能與水蒸氣反應。請設計實驗,證明還原鐵粉與水蒸氣能夠發生反應。
(1) 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證明還原鐵粉與水蒸氣發生了反應的方法是
(3)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請幫助該同學完成設計,用下列簡圖畫出未完成的實驗裝置示意圖(鐵架臺可省略,導氣管的形狀可根據需要選擇)
(4)停止反應,待裝置冷卻后,取出反應過的還原鐵粉混合物,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過濾。簡述檢驗所得濾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5)經檢驗上述濾液中不含Fe3+,這不能說明還原鐵粉與水蒸氣反應所得產物中不含十3價的Fe元素。原因是(結合化學方程式說明)
(6)某同學利用上述濾液制取白色的Fe(OH)2、沉淀,向濾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觀察至生成的白色的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①沉淀由白色→葉紅褐色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為了得到白色的Fe(OH)2沉淀,并盡可能長時間保持其白色,可采取的措施有多種,請寫出其中的兩種。
第一種:
第二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