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2 | |
B. | 兩次平衡的平衡常數相同 | |
C. | A與B的平衡轉化率之比為1:2 | |
D. | 第二次平衡時,C的濃度為0.4 mol•L-1 |
分析 A.達到平衡體系中再加入1molC(g),重新達到平衡后A、B、C的體積分數不變,說明壓強不影響化學平衡,則反應前后氣體的總計量數相等,即:b+1=3;
B.由于溫度不變,化學平衡常數不變;
C.根據加入A、B的物質的量與反應計量數之比都是1:2分析;
D.壓強不影響化學平衡,反應前后氣體總物質的量、各物質的百分含量不變,重新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為:(1+2+1)mol×10%=0.4mol,然后根據c=$\frac{n}{V}$計算第二次平衡時C的濃度.
解答 解:A.在此平衡體系中加入1molC(g),再次達到平衡后,A、B、C的體積分數不變,說明壓強不影響化學平衡,則b+1=3,即b=2,故A正確;
B.由于溫度不變,則化學平衡常數不變,所以兩次平衡的平衡常數相同,故B正確;
C.由于加入A、B的物質的量與反應計量數之比都是1:2,則A與B的平衡轉化率相等,故C錯誤;
D.由于壓強不影響化學平衡,反應前后氣體總物質的量、各物質的百分含量不變,則重新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為:(1+2+1)mol×10%=0.4mol,所以第二次平衡時,C的濃度為$\frac{0.4mol}{1L}$=0.4 mol•L-1,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正確判斷計量數b的數值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放電時電解質溶液的密度減小 | B. | 放電時K+向Cd極區移動 | ||
C. | 充電時陽極Cd元素被氧化 | D. | 充電時陰極附近的pH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氟 | 氯 | 溴 | 碘 | |
第一電離能(kJ/mol) | 1681 | 1251 | 1140 | 100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進行蒸發操作時,當溶液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即可停止加熱 | |
B. | 進行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 |
C. | 進行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 |
D. | 進行萃取操作時,應選擇有機萃取劑,且萃取劑的密度必須比水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餾制得無水乙醇 | |
B. | 將無水乙醇和濃硫酸按體積比3:1混合,加熱至170℃制取乙烯 | |
C. | 蔗糖水解用濃硫酸作催化劑 | |
D. | 油脂皂化反應后,反應混合物中加入食鹽可將肥皂分離出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離子半徑:S2->Cl->Ca2+ | B. | 還原性:I->Br->Cl- | ||
C. | 熱穩定性:HCl>H2S>H2Se | D. | 酸性:HClO4<HBrO4<HI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