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 B. | 濃硝酸滴到皮膚變黃 | ||
C. | 鈣與酒精混合有氣泡 | D. | 苯滴入溴水中振蕩后水層接近無色 |
分析 物理變化是指物質的位置、狀態等發生改變,但變化的實質無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在原子核不變的情況下,有新物質生成,分析各選項是否符合物理變化的實質,
A.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乙烯被高錳酸鉀氧化;B.濃硝酸滴到皮膚發生顯色反應;C.鈣與酒精混合發生置換反應;D.萃取為物理變化,苯滴入溴水中振蕩后水層接近無色為萃取.
解答 解:A.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生成新物質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濃硝酸遇到蛋白質會發生顯色反應使蛋白質變黃,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
C.鈣與酒精混合反應生成乙醇鈣和氫氣,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誤;
D.苯滴入溴水中,溴會溶解在苯中,水層接近無色,屬于萃取,是溴單質從水中進入苯中,屬于物質的位置改變是物理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與聯系,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這里的新物質是指和變化前的物質是不同種的物質,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⑤ | B. | ②④⑤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1L辛烷完全燃燒所生成的氣態產物的分子數為$\frac{8{N}_{A}}{22.4}$ | |
B. | 1 mol羥基(-OH)所含的電子總數為7NA | |
C. | 0.5mol 丙烯醛(CH2=CH-CHO)與足量銀氨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 |
D. | 1 mol碳正離子(CH+3)所含的電子總數為8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硒化氫比硫化氫穩定 | |
B. | 原子序數為 34 | |
C. |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為:H2SeO4 | |
D. | Se 的非金屬性比 Br 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②③ | C. | ①③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4Br的電子式:![]() | |
B. | S2-的結構示意圖:![]() | |
C. | 氚表示為:${\;}_{1}^{2}$D | |
D. | 原子核內有l8個中子的氯原子:${\;}_{17}^{36}$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