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2A+B3C+4D反應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 v(B)=0.3 mol·L-1· s-1B. v(A)=0.5mol·L-1· s-1
C. v(C)=0.8 mol·L-1· s-1D. v(D)=30 mol·L-1·min-1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合成氨的反應如下:3H2+N22NH3。某溫度下,在容積恒定為2.0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0 mol N2和2.0 mol H2,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平衡狀態,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NH3)/mol | 0 | 0.24 | 0.36 | 0.40 | 0.40 |
(1)0~50 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 v(N2)=_______________。
(2)250 s時,H2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__。
(3)已知N≡N的鍵能為946 kJ·mol-1,H-H的鍵能為436 kJ·mol-1,N-H的鍵能為391 kJ·mol-1,則生成1 mol NH3過程中的熱量變化為_______kJ。下圖能正確表示該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 B
(4)為加快反應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
a.降低溫度 b.增大壓強 c.恒容時充入He氣
d.恒壓時充入He氣 e.及時分離出NH3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催化劑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
b.上述條件下,N2不可能100%轉化為NH3
c.在一定條件下,合成氨反應有一定的限度
d.250~350 s時,生成物濃度保持不變,反應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事實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A. pH=11的氨水稀釋10倍后溶液pH>10
B. 將氯化鋁溶液加熱蒸干并灼燒,最終得氧化鋁固體
C. 對2HI(g)H2(g)+I2(g),減小容器體積,氣體顏色變深
D. 水垢中含有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浸泡處理,而后用鹽酸去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一事實能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A. 生物與非生物都具有化學變化
B. 生物與非生物都由元素構成
C.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 生物與非生物都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廣闊的開發和應用前景。工業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 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1;
②2CO(g)+O2(g)2CO2(g)△H=-566.0kJ·mol-1;
③H2O(l)=H2O(g)△H=+44.0kJ·mol-1.
則甲醇液體不完全燃燒生成CO和液態水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 在一定溫度下,向2L密閉容器中充人1mol CO和2mol H2,發生反應CO(g)+2H2(g)CH3OH(g),5min反應達到平衡,此時CO的轉化率為80%。
①前5min內甲醇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已知該反應在低溫下能自發進行,則反應的△H_______0(填“>”“<”或“=”)。
②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
③某時刻向該平衡體系中加人CO、H2、CH3OH各0.2mol后,則v正__________v逆(填“>”“=”或“<”)。
④當反應達到平衡時,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 b.反應物不再轉化為生成物
c.v正(CO)=2v逆(H2) d.v(H2)=2v(CH3OH)
e.三種物質的濃度比恰好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3) "甲醇---過氧化氫燃料電池"的結構主要包括燃料腔、 氧化劑腔和質子交換膜三部分.放電過程中其中一個腔中生成了CO2。
①放電過程中生成H+的反應,發生在__________腔中,該腔中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
②該電池工作過程中,當消耗甲醇4.8g時.電路中通過的電量為__________(法拉第常數F=9.65×104C·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利用原電池裝置探究物質的性質。
資料顯示:原電池裝置中,負極反應物的還原性越強,或正極反應物的氧化性越強,原電池的電壓越大。
(1)同學們利用下表中裝置進行實驗并記錄。
裝置 | 編號 | 電極A | 溶液B | 操作及現象 |
I | Fe | pH=2的 H2SO4 | 連接裝置后,石墨表面產生無色氣泡;電壓表指針偏轉 | |
Ⅱ | Cu | pH=2的 H2SO4 | 連接裝置后,石墨表面無明顯現象;電壓表指針偏轉,記錄讀數為a |
①同學們認為實驗I中鐵主要發生了析氫腐蝕,其負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
②針對實驗Ⅱ現象:甲同學認為不可能發生析氫腐蝕,其理論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
乙同學認為實驗Ⅱ中應發生吸氧腐蝕,其正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
(2)同學們仍用上述裝置并用Cu和石墨為電極繼續實驗,探究實驗Ⅱ指針偏轉原因及影響O2氧化性的因素。
編號 | 溶液B | 操作及現象 |
Ⅲ | 經煮沸的pH=2的 H2SO4 | 溶液表面用煤油覆蓋,連接裝置后,電壓表指針微微偏轉,記錄讀數為b |
Ⅳ | pH=2的H2SO4 | 在石墨一側緩慢通入O2并連接裝置,電壓表指針偏轉,記錄讀數為c;取出電極,向溶液中加入數滴濃Na2SO4溶液混合后,插入電極,保持O2通入,電壓表讀數仍為c |
V | pH=12的NaOH | 在石墨一側緩慢通入O2并連接裝置,電壓表指針偏轉,記錄讀數為d |
①丙同學比較實驗II、Ⅲ、Ⅳ的電壓表讀數為:c>a>b,請解釋原因是__________。
②丁同學對Ⅳ、V進行比較,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對O2氧化性的影響。
③實驗Ⅳ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④為達到丁同學的目的,經討論,同學們認為應改用下圖裝置對Ⅳ、V重復進行實驗,其設計意圖是_________;重復實驗時,記錄電壓表讀數依次為c'、d',且c'>d',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細胞內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 Fe Mn Zn Mg B. Zn Cu Mg Ca
C. Zn Cu B Mn D. Mg Mn Cu M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量的甲烷燃燒后得到的產物為CO、CO 2 和水蒸氣,此混合氣體質量為 49.6 g ,當其緩慢經過無水氯化鈣(足量)時,氯化鈣增重 25.2 g ,則原混合氣體中CO 的質量為( )
A. 26.4 g B. 19.7 g C. 13.2 g D. 11.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aA+bBcC的可逆反應達到平衡:
(1)已知A、B、C都是氣體,在減壓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a、b、c的關系是:_____。
(2)已知A為固體、B為無色氣體、C是有色氣體,且(a+b)=c,在加壓時,平衡向____方向移動,氣體的顏色將___(填“加深”或“變淺”或“不變”)。
(3)加熱后C的質量分數減少,則正反應是___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