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又名大蘇打、海波,主要用于照相業作定影劑、作鞣革時重鉻酸鹽的還原劑,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其工藝制備流程如下: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模擬該流程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回答下列問題:
(1)雙球管a處的液體可用來檢驗I中的反應是否發生,選用的試劑是______(填字母)
a、品紅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若要停止I中的化學反應,除停止加熱外,還要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熱I,使反應完全,發現浸入液面下的銅絲變黑,甲同學對黑色生成物提出如下假設:①可能是Cu2O;②可能是CuO;③可能是CuS;④CuS和CuO的混合物。乙同學提出假設①一定不成立,該同學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學做了如下實驗來驗證黑色物質的組成:
基于上述假設分析,原黑色物質的組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II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通入的SO2不能過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學提出上述實驗裝置的設計存在不足,建議在I上_____________;在I、II之間增加_____________。
【答案】a 旋轉手柄使銅絲螺旋部分與液面脫離 Cu2O為紅色固體 CuS、CuO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過量SO2使溶液呈酸性,Na2S2O3遇酸易分解 在雙球管支管口處增加一趕氣裝置 安全瓶(或緩沖瓶)
【解析】
從流程圖中分析反應的原理,從裝置圖中分析實驗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1)銅和濃硫酸加熱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檢驗產物二氧化硫可以用品紅溶液;要想停止反應,根據圖示可以旋轉手柄使銅絲螺旋部分與液面脫離;故答案為:a ,旋轉手柄使銅絲螺旋部分與液面脫離;
(2) Cu2O為紅色固體,所以黑色物質不可能為Cu2O;硫化銅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氧化銅雖然不溶于水,但是可溶于硫酸,所以與硫酸反應生成藍色溶液和黑色固體,則該黑色物質為CuS和CuO;故答案為:Cu2O為紅色固體,CuS、CuO;
(3)根據流程圖II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題干中提示硫代硫酸鈉遇酸易分解,所以二氧化硫不能過量的原因為:過量SO2使溶液呈酸性,Na2S2O3遇酸易分解;故答案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過量SO2使溶液呈酸性,Na2S2O3遇酸易分解;
(4)從裝置上看要想使生產的二氧化硫順利進入裝置II ,需要在雙球管支管口處增加一趕氣裝置;裝置I需要加熱,溫度比較高,為了防止倒吸情況,需要在在I、II之間增加
安全瓶(或緩沖瓶);故答案為:在雙球管支管口處增加一趕氣裝置,安全瓶(或緩沖瓶)。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跟濃硫酸共熱產生的氣體X和銅跟濃硝酸反應產生的氣體Y同時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鋇溶液的洗氣瓶中(如圖裝置),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洗氣瓶中產生的沉淀是碳酸鋇 B. 在Z導管出來的氣體中有二氧化碳
C. 洗氣瓶中產生的沉淀是硫酸鋇 D. 在Z導管口有紅棕色氣體出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硫酸亞鐵的分解產物,將硫酸亞鐵裝入下圖所示的裝置a中,打開K1和K2,緩緩通入N2,加熱。實驗后反應管中殘留固體為紅色粉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分解的氣體產物中有SO3、SO2,應該先檢驗SO3
B. 裝置b中的試劑為Ba(NO3)2溶液,反應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C. 裝置c中的試劑為酸性KMnO4溶液,作用是除去混合氣體中的SO2
D. 裝置d中的試劑為石灰水,是尾氣處理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剛烷(C10H16)的結構如圖1所示,它可以看成四個等同的六元環組成的空間構型。立方烷(C8H8)的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金剛烷的二氯代物和立方烷的六氯代物的同分異構體分別是 ( )
A. 4種和1種 B. 5種和3種
C. 6種和3種 D. 6種和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2 g金剛石中含有化學鍵的數目為4NA
B. 18 g的D2O中含有的質子數為10
C. 28 g的乙烯和環已烷混合氣體中所含原子總數為6NA
D. 1 L 1mol·L1的NH4Cl溶液中NH4+和Cl―的數目均為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名同學把4.48 L(已折算成標準狀況下)某有機物蒸氣在O2中充分燃燒,然后讓產物依次通過裝有無水CuSO4的干燥管、盛有濃H2SO4的洗氣瓶和盛有含0.8 mol Ca(OH)2的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如圖所示:
實驗結束后發現無水CuSO4變藍,干燥管和洗氣瓶共增重18 g,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后又恰好變澄清。請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O2要過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該有機物只含C、H兩種元素,且不含任何官能團,也不含脂環,則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________,它可能屬于________(填序號)。
A.烷烴 B.苯的同系物 C.芳香烴 D.烴的衍生物
該物質可能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該有機物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原子,則它可能是哪幾類物質?請各舉一例,填寫在下表中:
物質種類 | 實例(寫結構簡式)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甲醚(CH3OCH3)是一種氣體麻醉劑,可由“可燃冰”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問題:
(1)B為黃綠色氣體,其化學名稱為____________。
(2)由A和B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二甲醚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甲醚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溫度下,向容積固定為a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X氣體和2 mol Y氣體,發生反應X(g)+2Y(g) 2Z(g),此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
A. 容器內氣體密度不隨時間變化 B. 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不隨時間變化
C. 容器內X、Y、Z的濃度之比為1∶2∶2 D. 單位時間內消耗0.1 mol X,同時生成0.2 mol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