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合成氨N2(g)+3H2(g)?2NH3(g)是人類科技史上的一項重大突破,解決了地球上因糧食不足而導致的饑餓和死亡問題.
(1)合成氨的原料氣H2可由CH4和H2O(g)在高溫下反應獲得(同時產生CO).已知CH4、CO、H2的燃燒熱分別為890.3kJ•mol-1、283.0kJ•mol-1、285.8kJ•mol-1,H2O的汽化熱為44kJ•mol-1.寫出由CH4制取H2的熱化學方程式CH4(g)+H2O(g)=CO(g)+3H2(g)△H=+206.1kJ/mol
(2)在一定溫度下,合成氨在恒壓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的標志有ce(填序號)
a.3v(H2)=2v(NH3)     b用NH3、N2、H2表示反應速率比為2:1:3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d.混合氣體壓強不再改變
e.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f.容器內N2、H2、NH3的濃度之比為1:3:2
(3)某實驗室模擬工業合成氨,在三個不同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N2和H2,起始濃度均為c(N2)=0.1mol/L,c(H2)=0.2mol/L,反應過程中c(N2)隨時間的變化如圖1中曲線I、Ⅱ、Ⅲ所示

①該反應在實驗I中,從開始達到平衡時N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02mol/(L•min),其化學平衡常數K的值為208.3.(保留一位小數)若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容器中通人氦氣,平衡將不移動 (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不移動”);此時,平衡常數的值將不變(填“變大”“變小”“不變”)
②已知Ⅱ、Ⅲ裝置中各有一個條件與I不同,據圖所示推測Ⅱ、Ⅲ不同于①的條件分別是加入催化劑;升高溫度
(4)實驗室研究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合成氨反應中H2和N2起始物質的量之比[n(H2)/n(N2)]對合成氨的影響.在恒溫下1L容器中,將總物質的量一定的H2和N2以不同的氫氮比進行反應,實驗測得平衡體系中氨氣體積分數的變化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M點對應的橫坐標為3,達到平衡時,已知N2的體積分數為15.6%,則M點對應的縱坐標為37.6.

分析 (1)依據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結合蓋斯定律計算,寫出熱化學方程式;
(2)反應到達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生變化,由此進行判斷;
(3)①由圖可知,20min時到達平衡,氮氣的濃度變化量為(1-0.06)mol/L=0.04mol/L,再根據v=$\frac{△C}{△t}$計算v(N2);運用化學平衡常數計算表達式計算化學平衡常數;通入氦氣無法引起各組分濃度的變化進而無法影響平衡移動,化學平衡常數只受溫度的影響溫度不變平衡常數不變;
②與實驗Ⅰ相比,實驗Ⅱ反應速率加快,平衡氮氣濃度不變,不能是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可能是加入催化劑;而實驗Ⅲ反應速率減慢,平衡時氮氣的濃度增大,正反應為體積減小的放熱反應,不能是減小壓強,可能是降低升高溫度;
(4)當N2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時平衡時氨氣的百分含量最大,據此可以推算出M點的縱坐標的數值.

解答 解:(1)已知:①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1
②CO(g)+$\frac{1}{2}$O2(g)=CO2(g) )△H=-283.0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
④H2O(g)=H2O(l)△H=-44.0kJ•mol-1
利用蓋斯定律將④+③-②-3×①可得:CH4(g)+H2O(g)=CO(g)+3H2(g)
△H=(-44.0kJ•mol-1)+(-890.3kJ•mol-1)-(-283.0kJ•mol-1)-3×(-285.8kJ•mol-1)=+206.1 kJ•mol-1
故答案為:CH4(g)+H2O(g)=CO(g)+3H2(g)△H=+206.1kJ/mol;
(2)a.3v(H2)=2v(NH3)說明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說明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故a錯誤;
 b.不論該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用N2、H2、NH3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的比一定為1:3:2,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故b錯誤;
c.該容器的壓強保持不變,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反應前后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所以容器內氣體的密度變化,當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時,能表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故c正確;
d.合成氨在恒壓密閉容器中進行,壓強始終不變,所以不能表達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故d錯誤;
e.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frac{總質量}{總物質的量}$,反應前后質量不變,若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則氣體總物質的量可以說明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故e正確;
f.濃度之比不能判斷各組分的濃度是否變化,正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無法判斷是否達到了平衡狀態,故f錯誤;
故選ce;
(3))①由圖可知,20min時到達平衡,氮氣的濃度變化量為(1-0.06)mol/L=0.04mol/L,則v(N2)=$\frac{0.04mol/l}{20min}$=0.002mol/(L•min),故答案為:0.002mol/(L•min);化學平衡常數K=$\frac{{c}^{2}(NH3)}{c(N2){c}^{3}(H2)}$=$\frac{{0.08}^{2}}{{0.06×0.08}^{3}}$208.3,故答案為208.3;
②與實驗Ⅰ相比,實驗Ⅱ反應速率加快,平衡氮氣濃度不變,不能是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可能是加入催化劑;而實驗Ⅲ反應速率減慢,平衡時氮氣的濃度增大,正反應為體積減小的放熱反應,不能是減小壓強,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動,可能是升高溫度,
故答案為:加入催化劑;升高溫度;
(4)當N2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時平衡時氨氣的百分含量最大,所以橫坐標數值為3;
           N2+3 H2=2NH3
起始:a          3a
△:b          3b       2b
平衡:a-b       3a-3b      2b
已知平衡時N2的體積分數為15.6%,則H2的體積分數為N2的3倍為46.8%,可以推得NH3的分數為1-15.6%-46.8%=37.6%,故答案為:3;37.6.

點評 本題考查了燃燒熱概念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常數的計算,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整體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煤的干餾、石油分餾、石油裂解都是化學反應
B.煤經過氣化、液化等化學變化可得到清潔燃料
C.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和油脂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D.棉花、羊毛、蠶絲、麻都由C、H、O元素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X、Y、Z是三種不同的金屬,將X、Y分別放入稀鹽酸中,只有X表面產生氣泡;將Y、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一會兒后,Y表面有銀析出,而Z無變化.根據以上實驗事實,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A.X>Y>ZB.X>Z>YC.Z>X>YD.Y>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溶液,陰離子總濃度最大的是(  )
A.0.2 mol•L KNO3B.0.1 mol•L CuCl2
C.0.2 mol•L Na2CO3D.0.2 mol•L(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已知反應2H2(g)+O2(g)═2H2O(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mol氫氣與1mol氧氣的總能量為1368kJ
B.形成1molH-O鍵需要吸收463kJ的能量
C.氫氣與氧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H=-484kJ•mol-1
D.1mol氫氣與0.5mol氧氣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放熱大于242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擬驗證CO2與Na2O2反應的產物,現設計以下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1)寫出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寫出裝置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2)擬用裝置D收集氣體產物,請在方框中將裝置補充完整.
(3)檢驗氣體產物的方法:打開集氣瓶,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木條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50mL 0.50mol/L鹽酸與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環形玻璃攪拌棒.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值將偏小(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4)實驗中改用60mL 0.50mol/L鹽酸跟50mL 0.55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簡述理由因中和熱是指稀強酸與稀強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值會偏小;用50mL 0.50mol/L 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值會偏小.(均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6)若1.00L 1.00mol•L-1 H2SO4溶液與2.00L 1.00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應,放出114.6kJ的熱量,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表示其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室溫下,pH均為2的兩種一元酸HA和HB各1mL,分別加水稀釋,pH隨溶液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弱
B.a點溶液的導電性比c點溶液的導電性弱
C.若兩溶液無限稀釋,則它們的c(H+)相等
D.對a、b兩點溶液同時升高溫度,則$\frac{c({A}^{-})}{{c(B}^{-})}$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鐵在氯氣、氧氣中燃燒的產物分別是FeCl3、Fe3O4,鐵和硫粉混合加熱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S$\frac{\underline{\;\;△\;\;}}{\;}$FeS,以上生成物中鐵元素化合價的不同,說明氯氣、氧氣和硫粉的氧化性依次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网站视频| 99久久视频 | 日产av在线| 色99999| a毛片大片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综合色婷婷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高清 |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 | 久久综合在线 | 18色av| 色女人影院 | 日本少妇网站 | 青青在线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 新香蕉视频 |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性视频| 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 中文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啪啪网站 |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 九九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一区 | 谁有毛片网站 | 国产精品羞羞答答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午夜精品 |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美日韩在线视频 | 在线日韩视频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免费观看av网站 |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视频 | av大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