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 | 起始各物質的物質的量/mol | 達到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 | ||
SO2 | O2 | Ar | ||
甲 | 2 | 1 | 0 | 放出熱量:Q1 |
乙 | 2 | 1 | 0 | 放出熱量:Q2 |
丙 | 2 | 1 | 0.5 | 放出熱量:Q3 |
A. | Q1=Q3<Q2 | |
B. | 若在上述條件下,反應生成1 mol SO3(s),則反應放熱為98.5 kJ | |
C. | 達到平衡時,乙容器中SO2的體積分數最大 | |
D. | 平衡時,甲、乙、丙3個容器中甲的平衡常數最小 |
分析 A、甲(恒容)與丙(恒容)屬于完全等效,乙(恒壓),反應向正方向進行,物質的量減少,由于乙(恒壓),相對于甲(恒容)、丙(恒容)是在加壓,平衡向正向移動,放熱更多;
B、氣體轉化為固體放熱;
C、甲(恒容)與丙(恒容)屬于完全等效,丙容器中多了0.5mol的氬氣,所以丙容器中SO2的體積分數變;由于乙(恒壓),相對于甲(恒容)、丙(恒容)是在加壓,平衡向正向移動,所以丙容器中SO2的體積分數比甲容器中SO2的體積分數要小;
D、平衡常數僅與溫度有關.
解答 解:A、甲(恒容)與丙(恒容)屬于完全等效,乙(恒壓),反應向正方向進行,物質的量減少,由于乙(恒壓),相對于甲(恒容)、丙(恒容)是在加壓,平衡向正向移動,放熱更多,所以Q1=Q3<Q2,故A正確;
B、在上述條件下反應生成1molSO3(s),氣體轉化為固體放熱,所以反應放熱應大于98.5kJ,故B錯誤;
C、甲(恒容)與丙(恒容)屬于完全等效,丙容器中多了0.5mol的氬氣,所以丙容器中SO2的體積分數變;由于乙(恒壓),相對于甲(恒容)、丙(恒容)是在加壓,平衡向正向移動,所以丙容器中SO2的體積分數比甲容器中SO2的體積分數要小;所以達到平衡時,甲容器中SO2的體積分數最大,故C錯誤;
D、溫度相同,甲、乙、丙3個容器中反應的平衡常數相等,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等效平衡的建立判斷,反應熱的確定,平衡常數的比較依據,關鍵是相同條件下,三容器中達到相同平衡狀態的判斷.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3 g 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應,生成3.4g固體混合物,轉移電子數為0.1NA | |
B. | 電解精煉銅時,當陽極減少64g金屬時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 |
C. | 46 g的NO2與46 g的N2O4含有的原子數不同 | |
D. | 標準狀況下,11.2 L苯中含有碳碳雙鍵數目為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 |
B. | CO2+H2O=H2CO3 是化合反應但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 |
C. | 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不可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 |
D. | 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 2Fe+3CO2 不是置換反應但是氧化還原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條件下顏色變淺 | |
B. | 飽和NaCl溶液中通入HCl氣體有晶體析出 | |
C. | 500℃左右比室溫更有利于合成氨反應 | |
D. | 滴有酚酞試液的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銨晶體,溶液紅色變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