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二氧化碳、BaSO4 | B. | 鹽酸、蔗糖 | C. | KNO3、乙醇 | D. | NaOH、氯氣 |
分析 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稱為電解質,酸、堿、鹽都是電解質;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稱為非電解質,蔗糖、乙醇等都是非電解質;大多數的有機物都是非電解質;單質,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解答 解:A.二氧化碳不能電離為非電解質,硫酸鋇熔融狀態導電屬于電解質,故A錯誤;
B.鹽酸是氯化氫水溶液為混合物,不是電解質,蔗糖為非電解質,故B錯誤;
C.硝酸鉀水溶液中導電屬于電解質,乙醇不能電離屬于非電解質,故C正確;
D.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導電屬于電解質,氯氣為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掌握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判斷方法,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 的生成速率與 C 的分解速率相等 | |
B. | 單位時間內消耗 amolA,同時生成 3amolC | |
C. | 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 | |
D. | 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溶液中HA有0.1%發生了電離 | |
B. | 此酸電離平衡常數約為10-7 | |
C. | 升高溫度后溶液的PH增大 | |
D. | 若將PH=2的HA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操作 | 現象 | 解釋或結論 |
A | 用玻璃棒蘸取濃硝酸點到藍色石蕊試紙上 | 試紙先變紅色后褪色 | 濃硝酸有酸性和氧化性 |
B | CO2通入BaCl2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出現 | 生成了BaCO3沉淀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無現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過量的Fe粉中加入HNO3,充分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紅色 | 稀HNO3將Fe氧化為Fe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蒸發操作時,應使蒸發皿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 | |
B. | 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 |
C. | 往溶液中加入鹽酸,若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則原溶液中只含CO32- | |
D. | 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鎂粉和鋁粉可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過濾、洗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