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通過測量反應前后C、D裝置質量的變化,測定該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
⑴加熱前通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 ___,操作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裝置A、C、D中盛放的試劑分別為A_______,C______,D______。
⑶若將A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測得的NaCl含量將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下同);若B中反應管右側有水蒸氣冷凝,則測定結果中測定結果中NaHCO3的含量將___________;若撤去E裝置,則測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
⑷若樣品質量為 w g,反應后C、D增加的質量分別為 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
NaHCO3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數式表示)
⑴趕走裝置中空氣含有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關閉b,打開a,緩緩通入空氣,⑵堿石灰 無水CaCl2(或P2O5等) 堿石灰⑶偏低 無影響 偏低⑷21m2/11w
該題綜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質,測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質量分數。解題時必須結合實驗裝置和物質的性質進行綜合分析。將混合物加熱,產生H2O(g)、CO2等氣體,應在C、D中分別吸收,由干燥劑的性質知應先吸收水,再吸收二氧化碳,即C中的干燥劑吸水后不能吸收CO2。由D的增重(NaHCO3分解產生的CO2的質量)可求出NaHCO3質量。由C的增重(Na2CO3·10H2O分解產生的H2O及已經知道的NaHCO3分解產生的H2O的質量)可求出Na2CO3·10H2O的質量,從而求出NaCl的質量。故應在實驗前想法趕出裝置中的空氣,關鍵操作應是趕B中的空氣,所以關閉b,打開a就成為操作的關鍵,緩緩通入則是為了趕出效果更好。E中堿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氣中的H2O(g)、CO2進入裝置D影響實驗效果。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有一澄清的堿性溶液,作離子鑒定時得出的結論是含有:AlO2-、Fe3+、HCO3- | B、某一固體溶于水后,檢驗出含有K+、NO3-、Na+、Cl-等離子,則該固體混合物是KNO3和NaCl的混合物或KCl和NaNO3的混合物 | C、固體NaOH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溶于水后,則溶液中含較多的HCO3- |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出現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計算題(每題3分,共9分)(1)濃度不等的兩種硫酸溶液等質量混合時,其質量分數為a%,而等體積混合時為b%;濃度不等的兩種乙醇溶液等質量混合后,其質量分數為a%,而等體積混合時則為c%。則a、b、c由大到小排序為
(2)由鉀和氧組成的某種離子晶體含鉀的質量分數是78/126,其陰離子只有過氧離子(O22-)和超氧離子(O2-)兩種。在此晶體中,過氧離子和超氧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3) 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將它均分成兩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應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據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為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