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W、Y、Z、T均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徑依次增大。請填空:
(1)W、Z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兩種元素,寫出Z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圖____;
(2)化合物YW3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變紅,用方程式表示酚酞變紅的原因_________;
(3)元素T的原子中電子共占據了7個軌道,則T在元素周期表____周期____族。T的化合物TY熔融時不導電,常用作砂輪及耐高溫材料,由此推知,它屬于_____.
a離子晶體 b.原子晶體 c.分子晶體 d.無法判斷斷
(4)YW3屬于______(填“極性”、“非極性”)分子其中Y的化合價為______.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下列六種基團:①苯基 ②醛基 ③羥基 ④羧基 ⑤乙基 ⑥氯原子(-Cl)這六種基團兩兩結合,可形成新的化合物,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化合物的結構簡式。
(1)分子內氧原子數不超過2個,具有酸性,但不能和碳酸氫鈉反應________________。
(2)分子內氧原子數不超過2個,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除苯甲醛和甲酰氯(Cl-CHO)外還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不穩定的兩元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下面的實驗方法制備氫氧化鐵膠體:首先取少量蒸餾水于潔凈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向燒杯中逐滴滴加飽和的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反應原理為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1)判斷膠體制備是否成功,可利用膠體的________。
(2)在做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實驗時,有些同學沒有按要求進行,結果沒有觀察到膠體,請你預測其現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學沒有選用飽和氯化鐵溶液,而是將稀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結果沒有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學在實驗中沒有使用蒸餾水,而是用自來水,結果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學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后,長時間加熱,結果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學按要求制備了Fe(OH)3膠體,但是他又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結果出現了一系列變化。
①先出現紅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隨后沉淀溶解,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A~E均含同種元素,都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C為藍色不溶于水的固體,它們可發生如下圖所表示的反應(除A~E外的其他物質已略去):
(1)寫出相應物質的類別:
物質 | B | C | D |
類別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2)在以上反應中(用序號填空):
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________;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________。
(3)寫出反應③和⑦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2 molX和2molY充入2L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X(氣)+3Y(氣)2Z(氣)+aQ(氣)2min達到平衡時生成0.8molZ,測得Q的濃度為0.4mol/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的值為2
B.平衡時X的濃度為0.8mol/L
C.Y的轉化率為60%
D.反應速率v(Y)=0.6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定物質的量的Na2CO3、NaHCO3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L溶液,取出50mL溶液,然后滴加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與它反應,得到的圖象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標注 NaCl的直線代表產生的CO2的物質的量
B. 原混合物中Na2CO3與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C. 鹽酸的濃度是0.05 mol/L
D. 鹽酸加到150mL時,放出CO2氣體2.24L(標準狀況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用如下實驗探究Fe2+、Fe3+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取一定量氯化鐵、氯化亞鐵固體,均配制成0.1 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鐵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甲組同學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幾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Cl2可將Fe2+氧化。FeCl2溶液與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3)乙組同學認為甲組的實驗不夠嚴謹,該組同學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幾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煤油的作用是_____。
(4)丙組同學取10 mL 0.1 mol·L-1 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別取2 mL 此溶液于3支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①第一支試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蕩、靜置,CCl4層顯紫色;
②第二支試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藍色沉淀;
③第三支試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
實驗②檢驗的離子是____(填離子符號);實驗①和③說明:在I-過量的情況下,
溶液中仍含有___(填離子符號),由此可以證明該氧化還原反應為________。
(5)丁組同學向盛有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幾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變成棕黃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溶液中有氣泡出現,并放熱,隨后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產生氣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各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圖甲表示l mol H2(g)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吸收241.8 kJ熱量
B. 圖甲表示2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比2 mol H2O(g)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 kJ
C. 圖乙表示常溫下稀釋HA、HB兩種酸的稀溶液時,溶液pH隨加水量的變化,則同溫、同濃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
D. 圖乙中起始時HA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HB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