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編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c(I-)/mol•L-1 | 0.040 | 0.080 | 0.080 | 0.160 | 0.160 |
c(S2O82-)/mol•L-1 | 0.040 | 0.040 | 0.080 | 0.080 | 0.040 |
t/s | 88 | 44 | 22 | 11 | t1 |
分析 (1)K為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
(2)由圖可知,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使用催化劑不改變焓變,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3)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只有濃度為變量,且反應速率與濃度的乘積成正比,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1)由3I-(aq)+S2O82-(aq)═I3-(aq)+2SO42-(aq)可知K=$\frac{{c}^{2}(S{{O}_{4}}^{2-})c({{I}_{3}}^{-})}{{c}^{3}({I}^{-})c({S}_{2}{{O}_{8}}^{2-})}$,故答案為:$\frac{{c}^{2}(S{{O}_{4}}^{2-})c({{I}_{3}}^{-})}{{c}^{3}({I}^{-})c({S}_{2}{{O}_{8}}^{2-})}$;
(2)由圖可知,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則Q>0,使用催化劑不改變焓變,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則使用催化劑的是(II)曲線,
故答案為:>;(II);
(3)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只有濃度為變量,該實驗的目的為研究I-、S2O82-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且反應速率與濃度的乘積成正比,可知③⑤中濃度乘積相同,則t1=22s,實驗結論為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乘積成正比,
故答案為:研究I-、S2O82-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22;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乘積成正比.
點評 本題考查平衡常數的意義、探究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反應中能量變化,為高頻考點,把握K的表達式、習題中圖象及表格數據的分析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3)為解答的難點,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化學鍵 | C-H | C-C | C═C | H-H |
鍵能/kJ•mol-1 | 412 | 348 | 612 | 4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滴定次數 | 待測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mL | 0.1000mol•L-1鹽酸的體積/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體積/mL | ||
第一次 | 25.00 | 0.00 | 26.11 | 26.11 |
第二次 | 25.00 | 1.56 | 30.30 | 28.74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1 | 26.0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熵變小于零而焓變大于零的反應肯定不能自發發生 | |
B. | 熱化學方程式中△H的值與反應物的用量有關 | |
C. | 化學反應中舊鍵斷裂吸收能量,新鍵形成釋放能量,所以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能量不變 | |
D. |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物濃度是通過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導電性強 | |
B. | 氯化鈉溶液在電流作用下電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 | |
C. | 晶體NaCl不導電,所以它不是電解質,而銅、鐵等金屬能導電,所以它們是電解質 | |
D. | 氯化氫溶于水能導電,但液態氯化氫不導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裝 置 | ![]() | ![]() |
現象 | 電流計指針未發生偏轉 | 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 |
A. | “電流計指針未發生偏轉”,說明鐵片Ⅰ、鐵片Ⅱ均未被腐蝕 | |
B. | 鐵片Ⅳ的電極反應式可能為Fe-3e-=Fe3+ | |
C. | 用K3Fe(CN)6]溶液檢驗鐵片Ⅲ、Ⅳ附近溶液,可判斷裝置的正、負極 | |
D. | 鐵片Ⅰ、Ⅲ所處的電解質溶液濃度相同,所以二者的腐蝕速率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