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裝置圖可知儀器名稱;
(2)因為一氧化氮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發生的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水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為避免產生這些副產物,應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3)根據電子得失守恒及元素守恒可寫出NO與Na2O2在常溫下生成NaNO2的方程式,根據方程式中轉移電子數目計算出NO的體積;
(4)根據①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②3NO2+H2O=2HNO3+NO;③2NO+Na2O2→2NaNO2進行計算;
(5)NO2與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據此確定試管中NO2完全被水吸收的操作.
解答 解:(1)根據裝置圖可知a儀器的名稱為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漏斗;
(2)因為一氧化氮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發生的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水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為避免產生這些副產物,應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裝堿石灰(或氫氧化鈉固體或氧化鈣固體),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故答案為:堿石灰(或氫氧化鈉固體或氧化鈣固體);
(3)根據電子得失守恒及元素守恒可寫出NO與Na2O2在常溫下生成NaNO2的方程式為2NO+Na2O2=2NaNO2,該反應中電子轉移數目為1e-,根據方程式可知,當反應中轉移0.1mole-時,吸收NO的物質的量為0.1mol,則NO的體積為2.24L,
故答案為:2NO+Na2O2=2NaNO2;2.24;
(4)根據①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②3NO2+H2O=2HNO3+NO,有關系式C~4NO2~$\frac{4}{3}$NO~$\frac{8}{3}$HNO3,根據③3Cu+8HNO3=3Cu(NO3)2+2NO↑+4H2O,
有關系式HNO3~$\frac{3}{8}$Cu~$\frac{1}{2}$NO,則有C~$\frac{2}{3}$NO,所以碳與總的NO的關系式為C~($\frac{4}{3}$+$\frac{2}{3}$)NO,根據④2NO+Na2O2═2NaNO2,可知碳與Na2O2的關系式為C~Na2O2,所以11.7g過氧化鈉完全轉化成為亞硝酸鈉,理論上至少需要碳的質量為$\frac{11.7}{78}$×12g=1.8g,
故答案為:1.8.
(5)①NO2與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反應方程式為3NO2+H2O═2HNO3+NO,
故答案為:3NO2+H2O═2HNO3+NO;
②由于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結合①中的反應可得反應4NO2+H2O+O2═4HNO3,所以要使此試管中NO2完全被水吸收可向試管中緩緩通入V/4 mL氧氣,
故答案為:緩緩通入V/4 mL氧氣.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和信息判斷,物質性質的理解應用,注意實驗過程中的反應現象分析,掌握基礎是關鍵,(5)中的計算是本題的難點,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屬鈉著火時,不能用水來撲滅,可用CO2滅火 | |
B. | 鈉跟CuSO4溶液反應生成的藍色沉淀上有時會出現暗斑,這是因為析出了金屬銅 | |
C. | 鈉在化學反應中常常失去電子被氧化,作氧化劑,故Na+具有強氧化性 | |
D. | 2.3 g鈉與97.7 g水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屬在反應中只能作還原劑,非金屬在反應中只能作氧化劑 | |
B. | 氧化劑在反應中失去電子,還原劑在反應中得到電子 | |
C. | 金屬離子在反應中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還原 | |
D. | 陽離子只有氧化性,陰離子只有還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馬口鐵鍍錫的表面即使破損后也能起到很好的防銹作用 | |
B. | FeCl3飽和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并繼續煮沸,可得到Fe(OH)3沉淀 | |
C. | 反應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進行,是因為AgBr比AgCl更難溶于水 | |
D. | 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選擇加入可溶性鋇鹽要比加入鈣鹽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O2中存在非極性鍵 | |
B. | Na2O2屬于電解質,而Cl2、SO2均屬于非電解質 | |
C. | Na2O2與SO2反應和Na2O2與CO2反應完全相同 | |
D. | 將等物質的量Cl2和SO2同時通入品紅溶液,溶液褪色更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比例模型![]() | |
B. | 次氯酸的結構式:H-Cl-O | |
C. | HCO3-的電離方程式:HCO3-+H2O?CO32-+H3O+ | |
D. | 含18個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號:${\;}_{35}^{17}$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