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金屬活潑性判斷正負極,原電池中,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
(2)鋅為負極,鋅失電子變成鋅離子;
(3)根據電極反應式進行相關計算,得出正確結論;
(4)根據正負極判斷陰陽離子的移動方向;
(5)由信息可知,電解發生2H2O+4AgNO3$\frac{\underline{\;電解\;}}{\;}$4Ag+O2↑+4HNO3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3.2g氧化銀即$\frac{23.2}{108×2+16}$=0.1mol充分反應后,溶液恰好恢復到電解前的狀態,則電解中生成0.2molAg,若加入25.0g氫氧化銀即$\frac{25}{108+17}$=0.2mol,恰好使電解液恢復到原來狀態,由Ag原子守恒可知,則電解中生成0.2molAg,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1)鋅銅原電池中,鋅比銅活潑,故鋅為負極,銅為正極.原電池中,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故電子的流向為a→b,故答案為:a→b;
(2)Zn為負極,鋅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Zn-2e-=Zn2+,故答案為:Zn-2e-=Zn2+;
(3)0.64g銅物質的量為0.01mol,由電極反應式Cu2++2e-=Cu可知,生成1mol銅,轉移2mol電子,故生成0.01mol銅,導線中轉移0.02mol電子,電子數目為0.02NA,故答案為:0.02NA ;
(4)左側燒杯中鋅失電子變成鋅離子,使得鋅電極附近帶正電荷,吸引陰離子向左側燒杯移動,右側燒杯中銅離子得到電子變成銅,使得銅電極附近帶負電荷,吸引陽離子向右側燒杯移動,故鹽橋中的K+向右側燒杯移動、Cl-向左側燒杯移動,故答案為:B;
(5)由信息可知,電解發生2H2O+4AgNO3$\frac{\underline{\;電解\;}}{\;}$4Ag+O2↑+4HNO3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3.2g氧化銀即$\frac{23.2}{108×2+16}$=0.1mol充分反應后,溶液恰好恢復到電解前的狀態,由Ag原子守恒可知,則電解中生成0.2molAg,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0.2mol×(1-0)=0.2mol,
若加入25.0g氫氧化銀即$\frac{25}{108+17}$=0.2mol,恰好使電解液恢復到原來狀態,由Ag原子守恒可知,則電解中生成0.2molAg,所以硝酸銀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0.2}{0.2}$=1mol•L-1,故答案為:0.2;1.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電解原理以及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為高頻考點,把握“23.2g氧化銀恰好使電解液恢復到原來狀態”發生的電解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電極反應、原子守恒及轉移電子計算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SO2通入品紅溶液中 | B. | 將Cl2通入KI溶液中 | ||
C. | 將SO2通入溴水中 | D. | 將H2S通入硝酸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方法 | 現象 | 結論 |
向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 | 出現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有Cl- | |
向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 | 出現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
向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 | 出現藍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有Cu2+ | |
向某溶液加入H2SO4溶液 | 產生無色無味氣體 | 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陰離子 | CO32-、SiO32-、AlO2-、Cl- |
陽離子 | Al3+、Fe3+、Mg2+、NH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