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實驗裝置圖可知,該實驗中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生成氯氣,氯氣中有氯化氫、水等雜質,先用飽和食鹽水除氯化氫,再用濃硫酸干燥,氯氣與鋁反應制得氯化鋁,反應的尾氣中有氯氣用氫氧化鈉吸收,為防止氯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水蒸汽反應,所以在收集裝置和尾氣吸收裝置之間加一干燥裝置F.
(1)根據所給的裝置圖可知,裝置A是實驗室利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備氯氣,制得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和水等雜質,B裝置是為了除去混有的HCl氣體;因為氯化鋁易發生水解,故應該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E裝置,而G是尾氣吸收裝置,所以可以加入堿石灰來代替F和G的作用;
(2)裝置A實驗中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取氯氣,應先加二氧化錳,再從分液漏斗中加入濃鹽酸,再加熱;
(3)①使Y形管中的殘余清液與鋅粒反應,應將鋅粒加入殘余清液中;
②反應完畢時,相同時間內則氣體體積減少,又排除了其它影響因素,只能從氣體本身角度思考,聯想到該反應是放熱的,就可能想到氣體未冷卻.;
(4)ClO2沸點為10℃,熔點為-59℃,液體為紅色,Cl2沸點為-34℃,液態為黃綠色,根據物質沸點不同設計實驗.
解答 解:根據實驗裝置圖可知,該實驗中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生成氯氣,氯氣中有氯化氫、水等雜質,先用飽和食鹽水除氯化氫,再用濃硫酸干燥,氯氣與鋁反應制得氯化鋁,反應的尾氣中有氯氣用氫氧化鈉吸收,為防止氯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水蒸汽反應,所以在收集裝置和尾氣吸收裝置之間加一干燥裝置F.
(1)根據所給的裝置圖可知,裝置A是實驗室利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備氯氣,制得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和水等雜質,所以B裝置中應裝飽和食鹽水是為了除去混有的HCl氣體;因為氯化鋁易發生水解,故F應該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E裝置,所以E裝置中應放濃硫酸,而G是吸收反應剩余的氯氣,所以可以加入堿石灰來代替F和G的作用,
故答案為: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氣體;濃硫酸;防止G中的水蒸氣進入E中;堿石灰;
(2)裝置A實驗中用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取氯氣,應先加二氧化錳,再從分液漏斗中加入濃鹽酸,再加熱,所以操作順序為ACB,
故答案為:ACB;
(3)①使Y形管中的殘余清液與鋅粒反應,應將鋅粒加入殘余清液中,其操作為將鋅粒轉移到殘余清液中,
故答案為:鋅粒;殘余清液;
②反應完畢后,每間隔1分鐘讀取氣體體積,氣體體積逐漸減小的原因是氣體未冷卻到室溫,當溫度冷卻到室溫后,氣體體積不再改變,
故答案為:氣體未冷卻到室溫;
(4)根據ClO2沸點為10℃,熔點為-59℃,液體為紅色,Cl2沸點為-34℃,液態為黃綠色,為驗證Cl2中含有ClO2,收集一試管氣體,蓋上膠塞,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觀察液體(或氣體)顏色變化,若出現紅色,則說明Cl2中含有ClO2,
故答案為:收集一試管氣體,蓋上膠塞,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觀察液體(或氣體)顏色變化.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制備實驗,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為高考常見題型,注意把握實驗的原理和注意事項,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升高溫度 | B. | 降低壓強 | C. | 及時分離出Z | D. | 使用催化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BaCl2 | B. | 先加NaOH,后加BaCl2,再加Na2CO3 | ||
C. | 先加Na2CO3,后加BaCl2,再加NaOH | D. | 以上答案皆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aSO4粉末可用作鋇餐,是因為BaSO4為非電解質 | |
B. | 有機物苯、乙醇、蔗糖都屬于非電解質 | |
C. | 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強 | |
D. | 固態共價化合物不導電,熔融態的共價化合物都可以導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 |
B. | 原電池工作時負極質量一定減少 | |
C. | 紅熱的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氧化鐵和氫氣 | |
D. | 石油的分餾屬于物理變化,煤的干餾屬于化學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