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汽車尾氣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換器”便可以使汽車的尾氣轉換成無毒氣體。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圖為氣體轉換的微觀過程。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A、B、C三種物質可以歸為一類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C歸為化合物,將D歸為單質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圖示反應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化學變化過程中消耗的A物質和生成的C物質的質量比為________。
【答案】都含有氧原子(都是氧化物) 二氧化碳是由兩種元素原子構成的分子,而氮氣是由同種元素原子構成的分子 2CO+2NON2+2CO2 15∶22
【解析】
根據題意“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及圖示可知:A為NO、B為CO、C為CO2、D為N2。
(1)根據含有元素分析判斷;
(2)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構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由一種元素構成的純凈物是單質;
(3)同一化學反應中,分子數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同一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之比等于其計量數與相對分子質量之積的比,據此分析解答。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A為NO、B為CO、C為CO2、D為N2。
(1)根據A、B、C含有元素種類知,這三種物質都含有氧元素,所以都屬于氧化物,可以歸為一類,故答案為:都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2)C為CO2,D為N2,二氧化碳含有兩種元素,氮氣含有一種元素,所以二氧化碳是化合物,氮氣是單質,故答案為:二氧化碳是由兩種元素原子構成的分子,而氮氣是由同種元素原子構成的分子;
(3)同一化學反應中,分子數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所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N2+2CO2,A為NO、C為CO2,化學變化過程中消耗的A物質和生成的C物質的質量比=2×(14+16)∶2×(12+2×16)=15∶22,故答案為:2CO+2NO
N2+2CO2;15∶2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欲利用CuO與NH3的反應來研究NH3的某種性質并測定其組成,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已省略)。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儀器b中盛裝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
(2)實驗中觀察到裝置C中黑色CuO粉末變為單質銅,且量氣管中有氣體單質產生,上述實驗現象證明NH3具有____________性,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E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結束后,若測得干燥管D增重mg,裝置F中氣體的體積為nL(已折算為標準狀況),則氨分子中氮、氫的原子個數比為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數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鉈(Tl)是某超導材料的組成元素之一,已知鉈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Tl3+與Ag在酸性介質中發生反應:Tl3++2AgTl++2Ag+。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 Tl+最外層有1個電子
B. Tl3+的氧化性比Ag+弱
C. Tl能形成+3價和+1價的化合物
D. Tl+的還原性比Ag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溶質為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氣,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結果溶液變為血紅色,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原溶液中的Br-不一定被氧化
B. 通入氯氣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C. 不能確定通入氯氣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 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靜置、分液,向上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產生黃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酸性食物就是吃的時候感覺有酸味的物質
B. 鐵元素和碘元素都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C. 油脂是能量最高的食物,所以要多吃油脂類食物保證體內能量需求
D. 糖尿病人不能多吃甜食,可以多食用淀粉類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傘形酮可用雷瑣苯乙酮和蘋果酸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1mol雷瑣苯乙酮最多能與3mol Br2發生取代反應
B. 蘋果酸能形成一種縮聚產物是
C. 1mol傘形酮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D. 雷瑣苯乙酮、蘋果酸、傘形酮都能跟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中,硫元素表現出還原性的是( )
A. 稀硫酸與鋅粒反應 B. 亞硫酸與氧氣反應
C. 濃硫酸與炭反應 D. Na2SO3固體與濃H2SO4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黑火藥是由硫磺粉、硝酸鉀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的反應為S+2KNO3+3CK2S+N2↑+3CO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該反應中的還原劑為KNO3
B. 該反應中C被還原
C. 若消耗32g S,該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 NA
D. 若生成標準狀況下氣體22.4L,則有0.75 mol物質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M、R均為主族元素,已知M的一個原子失去2個電子,R的一個原子得到1個電子后形成稀有氣體元素的電子層結構。下列關于M與R形成的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M與R可以形成MR2型離子化合物
B. 在MR2中M的離子半徑比R的離子半徑大
C. 形成的兩種離子分別是M+和R2-
D. MR2的電子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