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裝置圖可知儀器名稱;
(2)多孔球泡可增大氣體和液體的接觸面積;裝置B 是尾氣吸收裝置,倒置的漏斗可以防倒吸;
(3)①攪拌可以防止Zn(OH)2 覆蓋在鋅粉表面;
②根據次硫酸氫鈉甲醛的分解溫度應選擇水浴加熱,水浴加熱均勻,且容易控制;
③過濾的目的是除去鋅粉和生成的氫氧化鋅,同時要防止次硫酸氫鈉甲醛從溶液中析出;
(4)次硫酸氫鈉甲醛具有強還原性,遇到空氣中的氧氣易被氧化;次硫酸氫鈉甲醛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加入乙醇可以降低次硫酸氫鈉甲醛溶解度.
解答 解:(1)根據裝置圖可知儀器C的名稱為冷凝管,
故答案為:冷凝管;
(2)多孔球泡可增大二氧化硫氣體和Na2SO3液體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度,裝置B 是尾氣吸收裝置,倒置的漏斗可以防倒吸,所以裝置B 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并阻止空氣進入裝置A,
故答案為:增大二氧化硫氣體和Na2SO3液體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度;吸收未反應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并阻止空氣進入裝置A;
(3)①防止Zn(OH)2 覆蓋在鋅粉表面阻止反應進行,可以通過攪拌的方法,
故答案為:攪拌;
②根據次硫酸氫鈉甲醛的分解溫度應選擇水浴加熱,水浴加熱均勻,且容易控制,
故答案為:水浴加熱;
③過濾的目的是除去鋅粉和生成的氫氧化鋅,同時要防止次硫酸氫鈉甲醛從溶液中析出,所以要趁熱過濾,
故答案為:除去多余的鋅粉和生成的氫氧化鋅,防止硫酸氫鈉甲醛冷卻結晶,造成損失;
(4)次硫酸氫鈉甲醛具有還原性,在敞口容器中蒸發濃縮,可以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變質,次硫酸氫鈉甲醛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加入乙醇可以降低次硫酸氫鈉甲醛溶解度,所以步驟3的②中加入乙醇,有晶體析出的原因是加入乙醇降低了次硫酸氫鈉甲醛的溶解度,從而析出晶體,
故答案為:防止產物被空氣氧化;加入乙醇降低了次硫酸氫鈉甲醛的溶解度,從而析出晶體.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實驗制備方案的設計,實驗步驟的操作,儀器使用方法,反應過程中的物質判斷,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向pH=12 的Ca(OH)2溶液中不斷加水稀釋 | |
B. | ![]() 向CaCO3固體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 | |
C. | ![]() 在40℃,將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恒溫蒸發水分至有白色晶體析出 | |
D. | ![]() 將等質量的金屬鎂片和鋅片分別和足量的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混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曲線a是使用了催化劑的能量變化曲線 | |
B. | 反應物的總鍵能高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 |
C. | 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4HCl(g)+O2(g)$→_{400℃}^{催化劑}$2Cl2+2H2O(g)△H=+115.6 kJ/mol | |
D. | 若反應生成2 mol 液態水,放出的熱量高于115.6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2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OH-)>c(H+) | |
B. | 疊氮酸(HN3)與醋酸相似,NaN3水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為c(Na+)>c(N3-)>c(OH-)>c(H+)[ | |
C. | 向氨水中逐滴滴入鹽酸至溶液的pH=7,則混合液中c(NH4+)=c(Cl-) | |
D. | 常溫下,pH=13的NaOH溶液與pH=1的醋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的化合物是烴類 | |
B. | 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的物質一定是同種物質 | |
C. | 相對分子質量相差14的兩種有機物,一定是屬于同系物 | |
D. | 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的有機物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