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碳酸氫鈉受熱分解,而碳酸鈉不分解,則Ⅱ中石灰水變渾濁;
(2)包有Na2O2的棉花燃燒,則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有氧氣生成,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1)碳酸氫鈉受熱分解,而碳酸鈉不分解,則實驗一的目的為比較Na2CO3和NaHCO3的熱穩定性; I與大試管相連,Ⅱ與小試管相連,則可觀察到燒杯I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燒杯II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加熱后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故答案為:比較Na2CO3和NaHCO3的熱穩定性;燒杯I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燒杯II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實驗二用來驗證Na2O2與CO2的反應,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燒,即溫度升高棉花燃燒,有氧氣助燃.由此說明:①該反應放熱,②該反應有氧氣生成,(或③Na2O2與CO2能反應,④CO2密度比空氣的大中,①②最佳,其他任意兩個組合都可),
故答案為:該反應放熱;該反應有氧氣生成.
點評 本題考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側重鈉及其化合物性質的考查,注意實驗中發生的反應及現象、結論的歸納,有利于實驗能力的培養,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A)=0.15mol/(L•min) | B. | v(B)=0.04mol/(L•s) | ||
C. | v(C)=0.03mol/(L•s) | D. | v(D)=0.4mol/(L•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ZnCl4]2-空間構型呈平面四邊形 | |
B. | [ZnCl4]2-空間構型呈正四面體形 | |
C. | [ZnCl4]2-離子中存在2個σ鍵和2個π鍵 | |
D. | [ZnCl3F]2-不存在著同分異構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混合氣體的壓強 | B. | 混合氣體的密度 | ||
C. | C的物質的量濃度 | D. | 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美國一些科學家開發利用人體能,一些超級市場將顧客拉門消耗的能量貯存起來轉化為電能,用于超級市場的電能消耗 | |
B. | 英國農村大面積種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 | |
C. | 英國科學家對一種嗜熱鏈球菌進行基因移植后,新繁殖后的大量細菌在較高溫度下,把稻草中的植物纖維轉變為乙醇 | |
D. | 英美科學家在酶的作用下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利用其釋放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硫元素被氧化 | B. | O2失去電子 | ||
C. | CuS僅作還原劑 | D. | 反應中Cu元素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π鍵是由兩個p電子“頭碰頭”重疊形成的 | |
B. | σ鍵是鏡面對稱,而π鍵是軸對稱 | |
C. | 乙烷分子中的鍵全為σ鍵而乙烯分子中含σ鍵和π鍵 | |
D. | 含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丙烯能發生加成反應,而丙烷不能發生加成反應 | |
B. | 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 |
C. | 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聚乙烯不能 | |
D. | 烴類物質都能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