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常溫下,將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兩種溶液的濃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實驗編號 | HA物質的量濃度(molL-1) | NaOH物質的量濃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cl | 0.2 | pH=7 |
丙 | 0.1 | 0.1 | pH>7 |
丁 | 0.1 | 0.1 | pH=9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不考慮其它組的實驗結果,單從甲組情況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來說明HA是強酸還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考慮其它組的實驗結果,單從乙組情況分析,c1是否一定等于0.2 ______(填“是”或“否”);旌先芤褐须x子濃度c(A-)與c(Na+)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無法判斷
(3)從丙組實驗結果分析,HA是______________酸(填“強”或“弱”)。該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組實驗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________mol/L。寫出該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確結果(不能做近似計算)。 c(N+)-c(A-)=__________mol/L。
【答案】 若a=7,HA為強酸;若a>7,HA為弱酸 否 C 弱 c(Na+)>c(A–)>c(OH–)>c(H+) 10-5 10-5-10-9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弱酸電離及鹽類水解。
(1)等濃度、等體積的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若a=7,HA為強酸;若a>7,HA為弱酸。
(2)若HA為強酸,則c1=0.2,若HA為弱酸,則c1>0.2,因此,c1不一定等于0.2。混合溶液中電荷守恒:c(OH-)+c(A-)=c(H+)+c(Na+),而且pH=7,所以c(A-)=c(Na+),故選C。
(3)從丙組實驗結果分析,HA是弱酸。A-水解消耗,該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Na+)>c(A–)>c(OH–)>c(H+)。
(4)丁組實驗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c(OH–)=10-5mol/L,混合溶液中電荷守恒:c(OH-)+c(A-)=c(H+)+c(Na+),由此可得c(Na+)-c(A-)= c(OH-)-c(H+)=(10-5-10-9)mol/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6.4 g銅與一定濃度的濃硝酸反應,銅完全溶解,產生的NO和NO2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 L,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NO2氣體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參加反應的HNO3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1.8g H2O與CH2D2的混合物中所含質子數為NA
B. 1mol甲烷或白磷(P4)分子中所含共價鍵數均為4NA
C. 1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溶液中水解可得到乙醇分子數為NA
D. 25℃時,1L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數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古詩詞很浪漫且充滿了藝術魅力,成語俗語等膾炙人口,都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下列詩詞、語句中包含的化學反應既是離子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B. 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C.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D. 水滴石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劇烈碰撞時,安全氣囊中發生反應NaN3+KNO3―→K2O+Na2O+N2↑。對上述反應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NaN3是還原劑,KNO3是氧化劑
B. 該反應中有兩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
C. 配平后物質的系數依次為 10、2、1、5、16
D. 若生成 8 mol N2,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少量鐵片與100mL 0.01mol/L的稀鹽酸反應,反應速率太慢。為了加快此反應速率而不改變H2的產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加KNO3溶液 ③滴入幾滴濃鹽酸④加入少量鐵粉 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幾滴硫酸銅溶液 ⑦升高溫度(不考慮鹽酸揮發)⑧改用10mL0.1mol/L鹽酸
A. ①⑥⑦ B. ③⑤⑧ C. ③⑦⑧ D. ③④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高溫對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設計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法步驟:
①取兩個大小相同的潔凈試管編號為1、2;
②在1號試管中加入2ml3%新鮮過氧化氫溶液,2號試管中加入1ml20%新鮮肝臟研磨液。分別置于100℃恒溫水浴中5min;
③將2號試管中的肝臟研磨液加入到1號試管中,振蕩搖勻,再置于100℃恒溫水浴中5min,結果未觀察到氣泡產生。
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果分析:該同學在實驗中觀察不到氣泡產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①髙溫使過氧化氫酶變性失活;
②高溫使過氧化氫全部分解;
③髙溫既能使過氧化氫酶變性失活,又能使過氧化氫全部分解。
(3)交流討論:同學們推測實驗中觀察不到氣泡產生有三個原因。為了驗證推斷,在原實驗基礎上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進行驗證。
方案①:將上述試管溫度緩慢降至37℃左右,若此過程中無氣泡產生,再向試管中加入2ml3%新鮮過氧化氫溶液,觀察,仍無氣泡產生,則說明______________
方案②:將上述試管溫度緩慢降至37℃左右,若此過程中無氣泡產生,再向試管中加入1ml20%新鮮肝臟研磨液,觀察,仍無氣泡產生,則說明________
方案③:若方案①和方案②現象同時成立,則說明__________
(4)在研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過程中,需控制________等無關變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 (OH-)=1×10-13 mol·L-1,該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 NH4+ 、Fe3+ 、SO42-、Cl- B. HCO3-、 Na+ 、 SO32-、K+
C. Na+ 、SO42- 、NO3- 、Cl- D. Cl- 、Al3+、K+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的闡述,不正確的是( )
A. C、H、0、N、P是ATP、染色質、核酸共有的化學元素
B. 線粒體、核糖體、酶等物質肯定不含有核糖
C. 線粒體、核糖體等在其活動中都可以產生水
D. 脫氧核糖、葡萄糖、核糖既存在于植物細胞內,又存在于動物細胞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