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n=$\frac{m}{M}$計算Al的物質的量;
(2)發生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據方程式計算NaOH的物質的量,根據c=$\frac{n}{V}$計算其物質的量濃度;
(3)根據方程式計算氫氣的物質的量,再根據V=n•Vm計算其體積.
解答 解:(1)10.8gAl的物質的量為:$\frac{10.8g}{27g/mol}$=0.4mol,
答:10.8gAl的物質的量為0.4mol;
(2)設參加反應的NaOH的物質的量為x mol,則:
2Al+2H2O+2NaOH=2NaAlO2+3H2↑
2 2
0.4mol xmol
則:2:2=0.4mol:x mol,解得:x=0.4,
故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0.4mol}{0.5L}$=0.8mol/L,
答:參加反應的NaOH的物質的量為0.4mol,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8mol/L;
(3)設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為y mol,則: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3
0.4mol ymol
則:2:3=0.4mol:y mol,解得:y=0.6,
所以生成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0.6mol×22.4L/mol=13.44L,
答:生成氫氣的體積為13.44L.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目難度不大,明確發生反應的實質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物質的量與氣體摩爾體積、摩爾質量之間的關系,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化學計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氯化鈉的電子式為![]() | |
B. | 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 | |
C. | 氯化氫分子的形成過程可用電子式表示為:H×+![]() ![]() | |
D. | 重水的化學式為${\;}_{1}^{2}$H2O(或D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燒瓶必須墊石棉網加熱 | |
B. | 冷凝管中的水流是從下口進入,上口排出 | |
C. | 實驗中需要在燒瓶中加入幾粒碎瓷片,防止出現暴沸現象 | |
D. | 溫度計的水銀球應插入燒瓶中的液面以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l2(SO4)3═2Al3++3SO42- | B. | NaHCO3═Na++H++CO32- | ||
C. | Ba(OH)2═Ba2++(OH-)2 | D. | Na2SO3═Na++S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在壓強為0.1MPa條件下,將amolCO與3amolH2的混合氣體在催化劑作用下能自發反應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
① 則該反應的△S________0,△H_________0 (填“<”、“>”或“=”)。
② 若容器容積不變,下列措施可提高CO轉化率的是________.
A.升高溫度 B.將CH3OH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入lmolCO和3 molH2
(2)以CH4和H2O為原料,通過下列反應來制備甲醇。
I:CH4(g)+ H2O(g)CO(g)+3H2(g) △H =+206.0kJ/mol
II:CH3OH(g)CO(g)+2H2(g) △H =+129.0kJ/mol CH4(g)和 H2O(g)反應生成CH3OH(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壓強為p(Pa),并在一定溫度下使其發生反應:H2(g)+I2(g)2HI(g) △H<0。改變下列條件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是________
(a)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molH2。
(b)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參加反應)。
(c)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參加反應)。
(d)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N2(g)。
(e)提高起始的反應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