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C、D、E、F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B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陽離子半徑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與B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的產物M是制備木材防火劑的原料,E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內層電子數之比為3∶5。請回答:
(1)D的元素名稱為___。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C離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A、D形成的氫化物中穩定性更好的是:______,以上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堿性最強的是____,E和F元素的單質氧化性較強的是:_________(填化學式)。
(3)用電子式表示由元素B和F組成的化合物的過程:____________。
(4)B單質與氧氣反應的產物與C的單質同時放入水中,產生兩種無色氣體,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業上將干燥的F單質通入熔融的E單質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該物質可與水反應生成一種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0.2 mol該物質參加反應時轉移0.3 mol電子,其中只有一種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硅 第三周期ⅦA族 CH4 NaOH Cl2
2Na2O2+2H2O=4NaOH+O2↑ 2Al+2NaOH+6H2O=2Na[Al(OH)4]+3H2↑(或2Al+2NaOH+2H2O=2NaAlO2+3H2↑) 2S2Cl2+2H2O=3S↓+SO2↑+4HCl
【解析】A、B、C、D、E、F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A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4,則A為碳元素;B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則B為Na;結合原子序數可知,C、D、E、F都處于第三周期,C是同周期中陽離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C為Al;D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與B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的產物M是制備木材防火劑的原料,則D為Si、M為Na2SiO3;E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內層電子數之比為3:5,則最外層電子數為6,故E為硫元素,F的原子序數最大,故F為Cl.
(1)D為Si的元素名稱為硅。F為C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ⅦA族;(2)C為Al,C離子結構示意圖為;A、D形成的氫化物中穩定性更好的是:碳和硅同主族,從上到下形成的氫化物穩定性減弱,CH4更穩定;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堿性最強的是NaOH;同周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增強,E和F元素的單質氧化性較強的是:Cl2;(3)用電子式表示由元素Na和Cl組成的化合物的過程:
;(4)Na2O2和Al同時投入水中:發生的反應為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6H2O=2Na[Al(OH)4]+3H2↑(或2Al+2NaOH+2H2O=2NaAlO2+3H2↑);(5)化合物S2Cl2可與水反應生成一種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該氣體為SO2,0.2mol該物質參加反應時轉移0.3mol電子,其中只有一種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故S元素化合價降低,轉移0.3mol電子生成二氧化硫為0.1mol,故有0.3molS原子發生還原反應,根據電子轉移守恒可知S元素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0,故生成S,同時生成HCl,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2Cl2+2H2O═3S↓+SO2↑+4HC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冰融化時,分子中H—O鍵發生斷裂
B. 原子晶體中,共價鍵越強,熔點越高
C. 分子晶體中,共價鍵鍵能越大,該分子晶體的熔沸點一定越高
D. 在晶體中只要有陽離子就一定有陰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金屬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各種金屬都能與鹽酸發生置換反應 B. 金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C. 金屬都能導電 D. 根據金屬與酸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程度可比較金屬的活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請按要求填空:用已準確稱量的Na2CO3固體配制0.10mol/L Na2CO3溶液100mL,所需要的儀器除燒杯、量筒、玻璃棒和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儀器為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可用下圖裝置(加熱裝置略)制取SO2以及驗證SO2性質
①甲裝置中制取SO2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了證明SO2具有酸性,a處可放置_________試紙;裝置乙中現象為溶液褪色,可證明SO2具有________性。
③ 丙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3個2 L的密閉容器中,在相同的溫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劑分別進行反應:
3H2(g)+N2(g) 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容,測得反應達到平衡時有關數據如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容器編號 | 起始反應物 | 達到平衡的時間(min) | 平衡時N2的濃度(mol/L) | 平衡時氣體密度 |
甲 | 3molH2、2molN2 | t1 | c1 | ρ1 |
乙 | 6molH2、4molN2 | 5 | 1.5 | ρ2 |
丙 | 2molNH3 | 8 | c3 | ρ3 |
A. 2ρ1=ρ2>ρ3
B. 容器乙中反應從開始到達平衡的反應速率為v(H2)=0.05mol/(L·min)
C. c1<c3
D. 2c1<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往某濃度的氯水中滴人Na2S03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下列離子濃度的關系錯誤的是
A. a點:c(H+)>c(Cl-)>c(ClO-)
B. b點:l/2 c(Cl-)=c(SO42-)=0.005mol·L-1
C. 點:c(Na+)=2c(HSO3-)+2c(SO32-)
D. d 點:c(Na+)=c(Cl-)+c(HSO3-)+2c(SO32-)+2c(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