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霧屑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 |
B. | 大霧的形成與汽車的尾氣排放沒有關系 | |
C. | 持續大霧天氣給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帶來很大的影響 | |
D. | 空氣中懸浮的細小顆粒物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
分析 A.根據膠體能產生丁達爾現象,膠體為分散質的直徑在1~100nm之間的分散系;
B.直接排放的工業污染物和汽車尾氣等,;
C.空氣中水分子與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形成霧;
D.直接排放的工業污染物和汽車尾氣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解答 解:A.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100nm之間的分散系屬于膠體,霧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現象,故A正確;
B.空氣中水分子與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形成霧,汽車尾氣中含有大量的微小的灰塵顆粒,所以大霧的形成與汽車的尾氣排放有關系,故B錯誤;
C.持續大霧天氣能見度低給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帶來很大的影響,故C正確;
D.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化石燃料燃燒產生有害氣體,能影響空氣質量,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環境污染、膠體的性質,為高考常見題型和高頻考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科學素養,難度不大,明確膠體的本質特征和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參加反應的Na2O2為(x+y)mol | |
B. | 反應后容器內有O2 (x+y) mol | |
C. | 反應前后容器內壓強之比為(溫度不變):(x+y+z)/z | |
D. | 反應后生成了x mol Na2CO3 和2y mol 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 | 800 | 1000 | 1200 | 1400 |
平衡常數 | 0.45 | 1.92 | 276.5 | 177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