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c(X2)=0.1mol•L-1 | B. | c(Y2)=0.3mol•L-1 | C. | c(X2)=0.2mol•L-1 | D. | c(Z)=0.3mol•L-1 |
分析 該反應可能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也可能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如果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反應物濃度最小、生成物濃度最大,如果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反應物濃度最大、生成物濃度最小,采用極限法分析解答.
解答 解:該反應可能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也可能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如果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反應物濃度最小、生成物濃度最大,如果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反應物濃度最大、生成物濃度最小,假設Y2完全轉化為Z,完全反應后則c(Y2)=0、c(X2)=(0.3-0.1)mol/L=0.2mol/L、c(Z)=0.2mol/L+0.2mol/L=0.4mol/L;
假設Z完全轉化為生成物,完全反應后c(Z)=0、c(Y2)=0.3mol/L+0.3mol/L=0.6mol/L、c(X2)=(0.1+0.3)mol/L=0.4mol/L,
實際上存在平衡狀態,所以c(X2)為0.2mol/L~0.4mol/L、c(Y2)為0~0.6mol/L、c(Z)在0~0.4mol/L,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建立過程,明確可逆反應特點是解本題關鍵,利用極限法分析解答即可,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③⑤ | B. | ②③ | C. | 只有③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屬元素 | |
B. | 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中含大量CO2、SO2造成大氣污染,使雨水pH=5.6,形成酸雨 | |
C. | 廢棄的玻璃、金屬、紙制品是可回收利用的資源 | |
D. | 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實現“碳”的循環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l2O7、P2O5、SO3、CO2、NO2均屬于酸性氧化物 | |
B. | K2O、K2O2、KO2為相同元素組成的金屬氧化物,都屬于堿性氧化物 | |
C. | 根據能否發生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膠體和溶液 | |
D. | 根據溶液導電能力強弱,將電解質分為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目的 | 試劑及方法 |
證明炭粉中含有CuO | |
鑒別MgCl2和AlCl3溶液 | |
分離Na2SO4和CaCO3固體混合物 | |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 | |
B. | 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 | |
C. | 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 | |
D. | 2H2(g)+O2(g)═2H2O(l);△H=-285.8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