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 | 正丁醇 | 冰醋酸 | 乙酸正丁酯 | 正丁醚 |
密度/(g/mL) | 0.810 | 1.049 | 0.882 | 0.7689 |
沸點/℃ | 117.8 | 118.1 | 126.1 | 143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易溶 | 易溶 | 難溶 | 難溶 |
分析 (1)反應裝置中加入的固體沸石,目的是防止暴沸;
(2)冷凝管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有利于冷卻;
(3)酯層用無水硫酸鎂干燥后,應過濾除去干燥劑;反應中發生副反應得到正丁醚,而正丁醚難溶,正丁醇、醋酸溶于水,制備的物質中含有正丁醚;
(4)乙酸正丁酯的沸點是126.1℃,選擇沸點稍高的液體加熱;
(5)分水器中水面不再升高說明反應結束;
(6)計算生成水的質量,根據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正丁醇的產量,正丁醇的利用率=$\frac{參加反應的質量}{投入的總質量}$×100%.
解答 解:(1)合成和分離過程中均使用沸石,其作用是防止液體加熱時發生暴沸,
故答案為:防止液體加熱時發生暴沸;
(2)冷凝管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其中冷水應從b管口通入,從a管中流出,有利于冷卻,
故答案為:b;
(3)酯層用無水硫酸鎂干燥后,應過濾除去干燥劑;正丁醇和乙酸易溶于水,在用水洗、10%碳酸鈉溶液洗時,已經被除去,正丁醚與乙酸丁酯互溶,水洗和10%碳酸鈉溶液洗時不能除去,所以蒸餾時會有少量揮發進入乙酸丁酯,則乙酸正丁酯的雜質為正丁醚,
故答案為:過濾;正丁醚;
(4)乙酸正丁酯的沸點是126.1℃,選擇沸點稍高的液體加熱,所以可以在甘油和石蠟油中加熱,水的沸點為100℃,加熱溫度太低,用砂子加熱溫度太高不易控制,故選:BD;
(5)合成反應中生成水,分離回流到分水器中,分水器中水面不再升高說明反應結束,
故答案為:分水器中水面不再升高;
(6)反應結束后,若放出的水為6.98mL(水的密度為1g•mL-1),則反應生成的水為6.98mL-5.00mL=1.98mL,即1.98g,設參加反應的正丁醇為x,
CH3COOH+CH3CH2CH2CH2OH$?_{△}^{濃硫酸}$CH3COOCH2CH2CH2CH3+H2O
74 18
x 1.98g
則x=$\frac{74×1.98g}{18g}$=8.14g,
則正丁醇的利用率為$\frac{8.14g}{9.3g}$×100%=88%,
故答案為:88%.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制備實驗,涉及實驗操作、實驗原理、物質的性質的應用、分離提純、有關方程式的計算等,題目難度中等,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稱取5.1gNa2CO3,加入500mL水 | |
B. | 稱取13.7gNa2CO3•10H2O,配成500mL溶液 | |
C. | 稱取5.3Na2CO3,加入500mL水 | |
D. | 稱取14.3gNa2CO3•10H2O,配成500mL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 | |
B. | 縮小容器體積,重新達到平衡時,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或增大 | |
C. | 在恒壓容器中升高溫度,氣體混合物中C%可能先增大后減小 | |
D. | 在恒容容器中升高溫度,達到新平衡時,氣體的密度可能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充入N2,容器內壓強增大,增加了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反應速率加快 | |
B. | 反應進行的凈速率是正、逆反應速率之差 | |
C. | O2的消耗速率與SO3的生成速率之比為2:1 | |
D. | 加入SO2,可使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百分比增多,加快反應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in內用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3 mol•L-1•min-1 | |
B. |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數值為7.5 | |
C. | SO2的平衡轉化率為60% | |
D. | 降低溫度,SO2平衡濃度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