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 解釋 | |
A | 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某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一定無K+ |
B | 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C | 某溶液中先加入稀鹽酸無現象,再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D | 鐵加入稀硝酸中有氣泡產生 | 鐵與稀硝酸發生了置換反應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鈉元素的黃色火焰可以覆蓋鉀元素的紫色火焰;
B.二氧化硫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證明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
C.加入鹽酸排除了干擾離子,再加入氯化鋇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為硫酸鋇,據此可證明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
D.鐵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鐵(或硝酸亞鐵)、NO氣體和水,不是置換反應.
解答 解:A.鈉元素的黃色火焰可以覆蓋鉀元素的紫色火焰,用潔凈鉑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則原溶液中有Na+,可能有K+,故A錯誤;
B.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與二氧化硫的還原性有關,沒有表現漂白性,故B錯誤;
C.某溶液中先加入稀鹽酸無現象,排除了干擾離子,再加入氯化鋇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為硫酸鋇,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故C正確;
D.鐵加入稀硝酸中有氣泡產生,生成的氣體為NO,二者反應生成硝酸鐵(或硝酸亞鐵)、NO氣體和水,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題目難度中等,涉及焰色反應、二氧化硫性質、離子檢驗、反應類型判斷等知識,明確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為解答關鍵,試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④ | C. | ②④⑤ | D. | ①③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下,0.1mol•L-1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c(H2S) | |
B. | pH=3的NH4Cl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等于pH=11的氨水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 | |
C. | 已知Ka(HF)=7.2×10-4,Ka(HCN)=6.2×10-10,等體積等濃度的NaF、NaCN溶液中,前者離子總數小于后者 | |
D. | 將a mol•L-1 CH3COOH溶液與b mol•L-1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溶液pH為7,則a與b的關系: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它們屬于不同種元素 | |
B. | 它們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 | |
C. | 它們都是離子 | |
D. | 它們都具有稀有氣體原子的穩定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時,往大試管中依次加入濃硫酸、無水乙醇、冰醋酸 | |
B. | 檢驗C2H5Cl中含Cl元素時,將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熱后,加硫酸酸化,再滴入硝酸銀溶液 | |
C. | 銀氨溶液的配制:向潔凈的試管里加入1mL2%的稀氨水,邊振蕩邊滴加2%的AgNO3 溶液 | |
D. | 實驗室制得的粗溴苯通常呈黃色,是因為溶解了少量的B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鈉和氧氣 | B. | 鋅和硫酸 | ||
C. |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 | D. | 氫氣和氯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 | |
B. | 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 | |
C. | 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反應:HCO3-+Ca2++OH-═CaCO3↓+H2O | |
D. | 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的反應:SO32-+2H+═S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