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鐵作陽極,陽極上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
(2)氫氧化亞鐵不穩定,易被氧化生成氫氧化鐵,根據氫氧化亞鐵產生的位置分析.
解答 解:(1)鐵作陽極,陽極上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或2H++2e-=H2↑),
故答案為:Fe-2e-=Fe2+;2H2O+2e-=H2↑+2OH-(或2H++2e-=H2↑);
(2)如果改用氫氧化鈉溶液,亞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陽極A附近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淀,易被空氣氧化,如果電解氯化鈉溶液,亞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陰極附近生成氫氧化亞鐵,溶液能隔絕空氣,所以不易被氧化,
故答案為:A;B極產生的氫氣在上逸時會將體系中空氣排出,在溶液的中下部產生沉淀形成液封有利于和空氣隔絕.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解池原理,根據各個電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來分析解答,注意不能根據金屬的活潑性判斷原電池正負極,要根據失電子的難易程度確定原電池負極,為易錯點.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
B. | 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伸入蒸餾燒瓶內液面下 | |
C. | 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 |
D. | 用潔凈的鉑絲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則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子數為92、中子數為146的U原子:${\;}_{92}^{146}$U | |
B. | HClO的結構式:H-Cl-O | |
C. | HF的電子式:![]() | |
D. | 35Cl-和37Cl-離子結構示意圖均可以表示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給試管中的銅與濃硫酸加熱,發現試管底部有白色固體并夾雜有少量黑色物質,此白色固體為硫酸銅,黑色固體為氧化銅 | |
B. | 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黃色變為淺綠色,但立即又變成棕黃色,說明氧化性:HNO3>稀硫酸>Fe3+ | |
C. | 相同質量的銅分別與足量的等體積的濃硝酸和稀硝酸反應,生成溶液分別為綠色和藍色,是由于反應時產生的銅離子濃度前者大于在后者 | |
D. | 濃硝酸在光照條件下變黃,說明濃硝酸不穩定,生成的有色產物能溶于濃硝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9C60中含有NA個電子 | |
B. | 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為3NA | |
C. | 標準狀況下,22.4L CCl4所含的分子數為6.02×1023 | |
D. | 100mL0.1mol/LCaCl2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1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右邊CO與CO2分子數之比為3:1 | |
B. | 右側CO的質量為2.75g | |
C. | 右側氣體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氧氣密度的16倍 | |
D. | 若改變右邊CO和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處于距離右端1/6處,保持溫度不變,則前后兩次充入情況容器內的壓強之比為24: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SO2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說明SO2具有漂白性 | |
B. | 濃鹽酸和濃硫酸暴露在空氣中濃度都會降低,其原因相同 | |
C. |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鹽酸后該沉淀不溶解,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D. | 土壤中的閃鋅礦(ZnS)遇到硫酸銅溶液轉化為銅藍(CuS),說明CuS很穩定,不具有還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