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Ⅰ)已知在448 ℃時,反應H2(g)+I2(g)2HI(g)的平衡常數K1為49,則該溫度下反應2HI(g)
H2(g)+I2(g)的平衡常數K2為________;反應1/2H2(g)+1/2I2(g)
HI(g)的平衡常數K3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
(2)該反應為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________。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 ℃。
(5)在800 ℃時,發生上述反應,某一時刻測得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分別為c(CO2)為2 mol·L-1,c(H2)為1.5 mol·L-1,c(CO)為1 mol·L-1,c(H2O)為3 mol·L-1,則下一時刻,反應將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進行。
【答案】 7
吸熱 BC 830 逆向
【解析】
(Ⅰ)互為逆反應的平衡常數互為倒數,化學計量數為倍數關系時平衡常數為平方關系;
(Ⅱ)(1)平衡常數為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
(2)溫度升高,平衡向吸熱的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變大;
(3)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一定條件下正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或各組分的濃度是否不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
(4)由表給平衡常數判斷;
(5)判斷反應800℃進行的方向時,根據平衡常數和濃度熵的大小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
(Ⅰ) 反應2HI(g)H2(g)+I2(g)與反應H2(g)+I2(g)
2HI(g)互為逆反應,平衡常數互為倒數關系,則K2為
=
;反應
H2(g)+
I2(g)
HI(g)的計量數為反應H2(g)+I2(g)
2HI(g)的一半,則K3=
=
=7,故答案為:
;7;
(Ⅱ) (1)平衡常數為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則反應的平衡常數K=,故答案為:
;
(2)通過表中K和t的關系可知,溫度越高,K值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故答案為:吸熱;
(3)A、該反應為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則容器中壓強始終不變,容器中壓強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υ(H2)正=υ(H2O)逆,則對于氫氣來說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D、c(CO2)=c(CO),該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濃度關系取決于反應物的起始量和轉化率;
故答案為:BC;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化學平衡常數K==1,此時溫度由表中數據可知為830 ℃,故答案為:830;
(5)800 ℃時,濃度熵Qc==
=1>0.9,所以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故答案為:逆向。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物質結構與性質]
Cu2O廣泛應用于太陽能電池領域。以CuSO4、NaOH和抗壞血酸為原料,可制備CuO。
(1)Cu2+基態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
(2)的空間構型為____(用文字描述);Cu2+與OH反應能生成[Cu(OH)4]2,[Cu(OH)4]2中的配位原子為____(填元素符號)。
(3)抗壞血酸的分子結構如圖1所示,分子中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____;推測抗壞血酸在水中的溶解性:____(填“難溶于水”或“易溶于水”)。
(4)一個Cu2O晶胞(見圖2)中,Cu原子的數目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最多有7個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B. 最多有7個碳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C. 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 最多有18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D、E、F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非金屬元素A最外層電子數與其周期數相同,B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所在周期數的2倍。B單質在D單質中充分燃燒能生成其最高價化合物BD2。E+與D2-具有相同的電子數。A單質在F單質中燃燒,產物溶于水得到一種強酸。用相應的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E2D2的電子式為___。
(2)AFD的結構式為___,BD2的電子式為___。
(3)EDA的電子式為___,AF的電子式為___。
(4)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繁多的原因可能是(填序號)___。
①碳原子之間成鍵方式多樣化,碳碳之間可以單鍵、雙鍵或者叁鍵
②同分異構現象的普遍存在
③碳碳之間可以通過共價鍵彼此結合成鏈狀或者環狀
(5)元素D、E、F形成的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為__(用離子符號表示)。
(6)用電子式表示E與F形成化合物的過程___。
(7)寫出E與D形成的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的化合物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按下列路線合成鎮痛藥哌替啶M。
已知:ⅰ.R—NH2+RNHCH2CH2OH
ⅱ.
(1)A→B的化學方程式是__。
(2)B→C的反應類型是__。
(3)D的核磁共振氫譜只有一個吸收峰,其結構簡式是__。
(4)D→E的化學方程式是__。
(5)G中含有兩個六元環,其結構簡式是__。
(6)I和H反應生成鎮痛藥哌替啶M的化學方程式是__。
(7)寫出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C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寫出一種即可)。
①分子中有苯環且是苯的鄰位二取代物;
②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分子中有6種氫原子;紅外光譜顯示存在碳氮雙鍵(C=N)。
(8)以C為原料可以合成重要的醫藥中間體對氨基苯乙酸,合成路線如下:
①寫出Y的結構簡式__。
②合成路線中反應條件Fe/HCl的作用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SO2(g)+O2(g)2SO3(g) △H =-Q kJ·mol1(Q>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mol SO2(g)和1mol O2(g)所具有的總能量小于2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
B.將2mol 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放出Q kJ的熱量
C.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上述熱化學方程式中的Q值減小
D.將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放熱Q kJ,則此過程中有2molSO2(g)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
已知以下信息:
①RCHO
②RCOOHRCOOR’(R、R’代表烴基)
③X在催化劑作用下可與H2反應生成化合物Y
④化合物F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只有一個吸收峰
回答下列問題:
(1)X的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___,X與HCN反應生成A的反應類型是__。
(2)酯類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C15H14O3,其結構簡式是__。
(3)G在NaOH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
(4)的同分異構體中:①能發生水解反應;②能發生銀鏡反應;③能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④含氧官能團處在對位。滿足上述條件的同分異構體共有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寫出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五個吸收峰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下列A、B、C、D、E五種粒子(原子或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有關問題。
(1)與離子相對應的元素的符號是_________,與原子相對應的離子的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__
(2)電子層結構相同的是(填寫代號,在本小題中下同)_______,性質最穩定的是______,最容易失去電子的是_______,最容易得到電子的是_______。
(3)可直接相互結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可經過得失電子后再相互結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
(4)在核電荷數1~10的元素內,列舉兩個與B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寫出離子的符號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