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利用下圖裝置,進行NH3與金屬氧化物MxOy反應生成M、N2、H2O,通過測量生成水的質量來測定M的相對原子質量。a中試劑是濃氨水。
(1)儀器a的名稱為 ,儀器b中裝入的試劑可以是 。
(2)按氣流方向正確的裝置連接順序為(填序號,裝置可重復使用): 。
(3)裝置C的作用: 。
(4)實驗結束時,應首先 (填序號);這樣做的原因是 。
Ⅰ.熄滅A裝置的酒精燈 Ⅱ.停止從a中滴加液體
(5)若金屬氧化物為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6)若實驗中準確稱取金屬氧化物的質量為m g,完全反應后,測得生成水的質量為n g,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用含x、y、m、n的式子表示)。
(7)某同學仔細分析上述裝置后認為仍存在缺陷,你認為該如何改進? 。
【答案】(1)分液漏斗(1分),NaOH或生石灰或堿石灰(1分)
(2)B D A D C(1分)
(3)尾氣處理,吸收未反應的NH3;同時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2分)
(4)Ⅰ(1分);使反應產生的水蒸氣全部被堿石灰吸收。(1分)
(5)2NH3+3CuO3Cu+N2+3H2O(2分)
(6)(2分)
(7)在尾氣吸收的濃硫酸前加安全瓶防倒吸。(1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儀器a名稱為分液漏斗用來盛放和滴加液體,a中試劑是濃氨水,儀器b中加入的是氫氧化鈉固體或堿石灰,滴入濃氨水固體溶解放熱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氣;
(2)從發生裝置中出來的氨氣帶有水蒸氣,必須干燥,故B接D,D接A,吸收反應生成的水用裝置D,最后空氣中的水不能進入裝置D,所以需要裝置C,按氣流方向正確的裝置連接順序為BDADC;
(3)裝置C可以吸收未反應的NH3,同時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
(4)實驗結束時應首先熄滅A裝置的酒精燈,再停止從a中滴加液體,使反應產生的水蒸氣全部趕出被堿石灰吸收;
(5)若金屬氧化物為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3CuO3Cu+N2+3H2O;
(6)若實驗中準確稱取金屬氧化物的質量為mg,完全反應后,測得生成水的質量為ng,
由MxOy ~ yH2O關系計算
xM+16y 18y
mg ng
M=,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7)上述裝置后認為仍存在缺陷,應該在尾氣吸收的濃硫酸前加安全瓶防倒吸,故答案為:在尾氣吸收的濃硫酸前加安全瓶防倒吸。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亞硝酸氯(ClNO)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試劑。亞硝酸氯可由NO與Cl2在通常條件下反應得到,化學方程式為2NO(g)+Cl2(g)2ClNO(g)。
(1)氮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的海鹽粒子相互作用時會生成亞硝酸氯,涉及如下反應:
①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K1
②2NO2(g)+NaCl(s)NaNO3(s)+ClNO(g) K2
③2NO(g)+Cl2(g)2ClNO(g) K3
則K1,K2,K3之間的關系為K3=______________。
(2)T℃時,2NO(g)+Cl2(g)2ClNO(g)的正反應速率表達式為v正= k cn(ClNO),測得速率和濃度的關系如下表:
序號 | c(ClNO)/mol·L-1 | v/mol·L-1·s-1 |
① | 0.30 | 3.6×10-8 |
② | 0.60 | 1.44×10-7 |
③ | 0.90 | 3.24×10-7 |
n=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注明單位)。
(3)在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4molNO(g)和2molCl2(g),在不同溫度下測得c(ClNO)與時間的關系如圖A:
①溫度為T1時,能作為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的有 ;
a.容器體積保持不變
b.容器壓強保持不變
c.平衡常數K保持不變
d.氣體顏色保持不變
e.v(ClNO)= v(NO)
f.NO與 ClNO的物質的量比值保持不變
②反應開始到10min時Cl2的平均反應速率v(Cl2
③溫度為T2時,10min已經達到平衡,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注明單位)。
(4)一定條件下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時ClNO的體積分數φ隨n(NO)/n(Cl2)的變化圖象如圖B,則A、B、C三狀態中,NO的轉化率最小的是__________點,當n(NO)/n(Cl2)=2.8時,達到平衡狀態ClNO的體積分數φ可能是D、E、F三點中的_________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五種固體物質A、B、C、D、E由下表中不同的陰陽離子組成,它們均易溶于水。
陽離子 | Na+ | Al3+ | Fe3+ | Cu2+ | Ba2+ |
陰離子 | OH- | Cl- | CO32- | NO3- | SO42- |
分別取它們的水溶液進行實驗,結果如下:
①A溶液與C溶液混合后產生藍色沉淀,向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體;
②B溶液與E溶液混合后產生紅褐色沉淀,同時產生大量氣體;
③少量C溶液與D溶液混合后產生白色沉淀,過量C溶液與D溶液混合后無現象;
④B溶液與D溶液混合后無現象;
⑤將38.4 g Cu片投入裝有足量D溶液的試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1.6 mol/L稀H2SO4,Cu逐漸溶解,管口附近有紅棕色氣體出現。
(1)據此推斷A的化學式為:A ;
(2)寫出步驟②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3)D溶液中滴入石蕊試液,現象是 ,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說明)
(4)步驟⑤中若要將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體積是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 ℃時,飽和NaCl溶液的密度為ρg·cm-3,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1,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溫度低于20 ℃時,飽和NaCl溶液的濃度小于c mol·L-1
B.此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為×100%
C.20 ℃時,密度小于ρg·cm-3的NaCl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D.20 ℃時,飽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S=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歐紫荊是一種耐堿抗寒的綠化植物,其細胞液的濃度很高,有利于根從周圍土壤中吸收水分。該植物根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蛋白質
B. 脂質
C. 水
D. 無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溫度(T℃)時,測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為11,該溫度下水的KW= 。該溫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其理由是 。
此溫度下,將pH=a的NaOH溶液VaL與pH=b的H2SO4溶液VbL混合,通過計算填寫以下不同情況時兩溶液的體積比:
(1)若所得混合溶液為中性,且a=12,b=2,則Va:Vb= 。
(2)若所得混合溶液為中性,且a+b=12,則Va:Vb= 。
(3)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且a=12,b=2,Va:V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Cl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制備一系列物質(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氯化鈉制備純堿的過程中,利用了物質溶解度的差異
B.用Cl2制備漂白粉時,是將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常溫下干燥的Cl2能用鋼瓶貯存,所以Cl2不與鐵反應
D.圖示轉化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和Y屬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X位于Y的后一周期,且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一半,則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表示為( )
A. XY B. XY2 C. XY3 D. X2Y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