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飽和酸(A)與足量的乙醇(B)在一定條件下生成酯(C),若M(C)=M(A)+56且A分子比B分子多3個碳原子,則上述反應生成的C最多有
A.4種 B.5種 C.6種 D.7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四川省高三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事實所得出的相應結論正確的是
實驗事實 | 結論 | |
① | 將木炭和濃硫酸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該氣體一定是CO2 |
② | 燃燒的鎂條放入二氧化碳中能繼續燃燒 | 還原性:Mg>C |
③ | 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④ | 某無色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該溶液中一定有NH4+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湖北省高三8月月考(開學摸底)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霧霾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健康。某地區的霧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無機離子:Na+、NH、Mg2+、Al3+、SO42-、NO3-、Cl- 。某同學收集了該地區的霧霾,經必要的預處理后得試樣溶液,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
已知:3NO3-+ 8Al+5OH-+2H2O3NH3↑+8AlO2-,根據以上的實驗操作與現象,該同學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試樣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試樣中一定不含Al3+
C.試樣與Na2CO3溶液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D.該霧霾中可能存在NaNO3 、NH4Cl和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濮陽市心高三上第一次市統摸底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選修2:化學與技術】(13分)氯堿工業是最基本的化學工業之一,離子膜電解法為目前普遍使用的生產方法,其生產流程如下圖所示:
(1)該流程中可以循環的物質是 。
(2)電解法制堿的主要原料是飽和食鹽水,由于粗鹽水中含有Ca2+、Mg2+、SO42-等無機雜質,所以在進入電解槽前需要進行兩次精制,寫出一次精制中發生的離子方程式 ,若食鹽水不經過二次精制就直接進入離子膜電解槽會產生什么后果 。
(3)上圖是工業上電解飽和食鹽水的離子交換膜電解槽示意圖(陽極用金屬鈦網制成,陰極由碳鋼網制成)。則B處產生的氣體是 ,E電極的名稱是 。
(4)從陽極槽出來的淡鹽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溶解氯,需要加入8%~9%的亞硫酸鈉溶液將其徹底除去,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5)已知在電解槽中,每小時通過1安培的直流電可以產生1.492g的燒堿,某工廠用300個電解槽串聯生產8小時,制得30%的燒堿溶液(密度為1.342噸/m3)113m3,電解槽的電流強度1.45 ×104A,該電解槽的電解效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濮陽市心高三上第一次市統摸底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中和滴定實驗時,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
B.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在溶解、移液、洗滌、定容時均要用到玻璃棒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時,將溴的苯溶液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NaCl溶液蒸發結晶時,蒸發皿中有晶體析出并剩余少量液體即停止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I-、Cu2+、CO32-、SO42-等離子中的全部或其中的幾種。現進行以下操作:
①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
②把溶液分成2份,向一份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再通入氯氣,溶液呈藍色;
③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過量稀硫酸后,產生無色氣體,再加氯化鋇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
填寫下列空白:
(1)原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
(2)上述①~③操作中,_______是錯誤的,應改為加過量的_________,以便確定_______離子是否存在。
(3)為確定原溶液中_________離子是否存在,應補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安徽省高三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短周期元素X,Y,Z中,X, 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電子層數的3倍,Z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比Y原子少1個,下列比較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X> Y
B.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Y
C.氣態氫化物穩定性:Z>Y
D.元素非金屬性: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1)蓋斯定律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義。
已知:①2C3H8(g)+7O2(g)=6CO(g)+8H2O(l)ΔH=-2741.8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1)反應C3H8(g)+5O2(g)=3CO2(g)+4H2O(l)的ΔH=
(2)用O2將HCl轉化為Cl2,可提高效益,減少污染,傳統上該轉化通過如圖所示的催化劑循環實現,
其中,反應①為:2HCl(g)+ CuO(s)H2O(g)+CuCl2(g) △H1反應②生成1molCl2(g)的反應熱為△H2,則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熱用△H1和△H2表示)。
(3)25 ℃時,有pH=x的鹽酸和pH=y的氫氧化鈉溶液(x≤6,y≥8),取a L該鹽酸與b L該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恰好完全中和,求該鹽酸與該氫氧化鈉溶液完全中和,兩溶液的pH(x、y)的關系式為:x+y=_________(填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第一次檢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烴A分子式為C4H10,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次甲基(),則此物質A的二溴代物的種數為
A、3種 B、4種 C、5種 D、以上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