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下列幾個反應:①向NaAlO2溶液中滴加鹽酸;②向鹽酸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③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
⑴符合反應①的圖象是______,符合反應②的圖象是_____,符合反應③的圖象是____;
(2)寫出③步驟中的二個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D B C Al3++ 4OH-= AlO2-+ 2H2O Al3++ 3AlO2-+ 6H2O = 4Al(OH)3↓
【解析】
(1)①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至過量,偏鋁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然后氫氧化鋁再與鹽酸發生酸堿中和生成氯化鋁,沉淀完全溶解;
②向含有鹽酸的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是和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然后氫氧化鈉和氯化鋁反應產生沉淀,最后,沉淀完全消失;
③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開始沒有沉淀,然后,偏鋁酸鈉和氯化鋁生成沉淀;
(1)①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至過量,偏鋁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NaAlO2~HCl~Al(OH)3,然后氫氧化鋁再與鹽酸發生酸堿中和生成氯化鋁,Al(OH)3~3HCl,沉淀完全溶解,產生最大量沉淀消耗鹽酸的量和沉淀完全溶解消耗鹽酸的量之比是1:3,故選D。
②向含有鹽酸的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是和鹽酸發生中和反應,HCl+NaOH=NaCl+H2O,然后氫氧化鈉和氯化鋁反應產生沉淀,AlCl3~3NaOH~Al(OH)3,最后,沉淀完全消失Al(OH)3~NaOH,B圖象符合過程量的情況,故選B;
③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開始沒有沉淀,然后,偏鋁酸鈉和氯化鋁生成沉淀,C圖象符合過程量的情況,故選C;
(2)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開始沒有沉淀,離子方程式為:Al3++ 4OH-= AlO2-+ 2H2O,然后,偏鋁酸鈉和氯化鋁生成沉淀離子方程式為:Al3++ 3AlO2-+ 6H2O = 4Al(OH)3↓。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所列各組物質中,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硯如下圖所示轉化的是
選項 | X | Y | Z |
A | Na | NaOH | NaCl |
B | Si | SiO2 | Na2SiO3 |
C | Cl2 | HClO | NaClO |
D | NO | NO2 | HNO3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氫元素與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稱為氫化物,下列有關氫化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D2O分子的空間構型為直線形B. NH3的結構式為
C. HCl分子中含有3個孤電子對D. H2S和H2O分子的中心原子都采用sp3雜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通過測量SiO2中26 Al和10 Be兩種元素的比例來確定“北京人”的年齡,這種測量方法叫鋁鈹測年法。下列關于26 Al和10 Be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5.2g 26 Al3+中所含的電子數約為1.204×1024
B.10 Be和9 Be是中子數不同、質子數相同的不同原子
C.26 Al3+和26 Mg2+的質子數、中子數和核外電子數都不相同
D.10 Be原子核內的中子數比質子數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MnO、NO
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而S2-、I-、Fe2+等具有較強的還原性。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組離子因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Ba2+、Cl-、SO42— B. MnO4-、K+、I-、H+
C. Ca2+、HCO3—、Cl-、K+ D. H+、Cl-、Na+、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現對冶金硅進行電解精煉提純可降低高純硅制備成本。相關電解槽裝置如圖所示,用Cu-Si合金作硅源,在950℃利用三層液熔鹽進行電解精煉,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電子由液態Cu-Si合金流出,從液態鋁電極流入
B.液態鋁電極與負極相連,作為電解池的陰極
C.在該液相熔體中Cu優先于Si被氧化,Si4+優先于Cu2+被還原
D.三層液熔鹽的作用是增大電解反應的面積,提高沉硅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天津卷)常壓下羰基化法精煉鎳的原理為:Ni(s)+4CO(g)Ni(CO)4(g)。23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2×105。已知:Ni(CO)4的沸點為42.2℃,固體雜質不參與反應。
第一階段:將粗鎳與CO反應轉化成氣態Ni(CO)4;
第二階段:將第一階段反應后的氣體分離出來,加熱至230℃制得高純鎳。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動,反應的平衡常數增大
B. 第二階段,Ni(CO)4分解率較低
C. 第一階段,在30℃和50℃兩者之間選擇反應溫度,選50℃
D. 該反應達到平衡時,v生成[Ni(CO)4]=4v生成(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濃度相等、體積均為100 mL的A、B兩份NaOH溶液中,分別通入一定量的CO2后,逐滴加入0.1 mol/L的鹽酸,產生CO2的體積(標準狀況)與所加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
(1)A曲線表明,原溶液通入CO2 ________mL(標準狀況)。
(2)B曲線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
(3)原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熱法制備Fe3O4納米顆粒的總反應為: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O2和S2O32-是氧化劑,Fe2+是還原劑
B. 每生成1mol Fe3O4,則轉移電子為2mol
C. 參加反應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D. 若有2mol Fe2+被氧化,則被Fe2+還原的O2為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