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上海卷)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3 L的密閉容器中,一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催化劑為Cu2O/ZnO):CO(g)+2H2(g)
CH3OH(g)
根據題意完成下列各題:
(1)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表達式K=
,升高溫度,K值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在500℃,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處于E點的體系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下列有關該體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氫氣的濃度減少 b 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質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時n(H2)/n(CH3OH)增大
(4)據研究,反應過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為Cu2O,反應體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維持催化劑Cu2O的量不變,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答案:(1)K=c(CH3OH)/c(CO)?c2(H2) 減小
(2)2nB/3tBmol?(L?min)-1
(3)b c
(4)Cu2O+CO 2Cu+CO2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化學反應速率以及化學平衡。從圖像可知溫度高時平衡體系中甲醇含量減少,可以推出CO(g)+2H2(g) CH3OH(g)反應放熱,因此溫度升高后,K值減小;從圖像可以看出在500℃tB時刻達到平衡,此時甲醇物質的量為nB,反應消耗氫氣物質的量為2nB,可求出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為2nB/3tBmol?(L?min)-1;加壓時,反應物和生產物濃度均增大,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加壓時平衡又移,因此答案為bc;在加熱條件下CO能還原Cu2O使其減少,因此反應體系中含有少量二氧化有利于維持Cu2O的量不變。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07年上海卷)請你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有關化學觀念的敘述錯誤的是()
A . 幾千萬年前地球上一條恐龍體內的某個原子可能在你的身體里
B. 用斧頭將木塊一劈為二,在這個過程中個別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 . 一定條件下,金屬鈉可以成為絕緣體
D. 一定條件下,水在20℃時能凝固成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07年上海卷)下列有關化學鍵與晶體結構說法正確的是()
A.兩種元素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極性鍵
B.離子化合物的熔點一定比共價化合物的高
C .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D. 含有陰離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陽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07年上海卷)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K+、NH4+、Cl-、Mg2+、Ba2+、CO32-、SO42-,現取三份100m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熱后,收集到氣體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經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沉淀質量為2.33g。根據上述實驗,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A. K+一定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 Cl-可能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07年上海卷)現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 | 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 |
T | M層上有2對成對電子 |
X |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 |
Y | 常溫下單質為雙原子分子,其氫化物水溶液呈堿性 |
Z | 元素最高正價是+7價 |
(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層共有 ___ 種不同運動狀態的電子。元素X的一種同位素可測定文物年代,這種同位素的符號是____ 。
(2)元素Y與氫元素形成一種離子 YH4+ ,寫出該微粒的電子式 ___ (用元素符號表示)
(3)元素Z與元素T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____ (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
a 常溫下Z的單質和T的單質狀態不同
b Z的氫化物比T的氫化物穩定
c 一定條件下Z和T的單質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4)探尋物質的性質差異性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學性質明顯不同于其他三種酸的是______ ,理由是 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