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常應用于有機物的反應和分析之中,某芳香族化合物A分子式為C8H10O2 ,為測定其結構做如下分析:
(1)為確定羥基的個數,將1mol A與足量鈉反應生成氫氣22.4L(標準狀況下),說明A分子中含羥基
個。
(2)核磁共振氫譜顯示A有3個峰,峰面積之比為1:2:2,該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
(3)A在Cu催化下可被氧氣氧化生成有機物B,B的相對分子質量比A小4。試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
(4)有機物F是有機物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1mol F與足量鈉反應同樣生成氫氣22.4L(標準狀況下),且F能使氯化鐵溶液顯紫色。試寫出滿足此條件的有機物F的結構簡式 (只寫出一種即可)。
【答案】(1)2 (2)
(3)+O2
+2H2O (4)
【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2R-OH+2Na2RONa+H2↑,因為1mol A與足量鈉反應生成氫氣1mol,說明A分子中含有2個羥基;
(2)芳香族化合物A分子式為C8H10O2,含有2個羥基,核磁共振氫譜顯示A有3個峰,峰面積之比為1:2:2,說明有三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分別為2、4、4個,則該分子高度對稱,該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3)醇在銅催化下能被氧氣氧化成醛,化學方程式為
+O2
+2H2O;
(4)有機物F是有機物的一種同分異構體。1mol F與足量鈉反應同樣生成氫氣22.4L(標準狀況下),且F能使氯化鐵溶液顯紫色,說明該該分子中有兩個酚羥基,則滿足此條件的有機物F的結構簡式為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關于該有機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20H14O5
B.該有機物分子中的三個苯環不可能共平面
C.該有機物可發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等反應
D.1 mol該有機物與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應,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為500mol
II.綠原酸是一種抗氧化藥物,存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1)綠原酸中的含氧官能團有酯基、________。
(2)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C的氧化產物能發生銀鏡反應,則C→D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咖啡酸苯乙酯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
(5)1 mol A與足量的H2、濃溴水作用,最多可消耗H2________mol,濃溴水________mol。
(6)F是A的同分異構體,F分別與碳酸氫鈉溶液或新制Cu(OH)2溶液反應產生氣體或紅色沉淀;苯環上只有兩個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氫譜表明該有機物中有8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
①符合上述條件的F有________種可能的結構;
②若F還能與NaOH在常溫下以物質的量之比1∶2完全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任寫1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 L的密閉容器內,800℃時反應2NO(g)+O2(g)
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表:
時間(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300℃>K350℃,則該反應是______熱反應。
(2)右圖表示NO2的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用O2表示從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____。
(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逆(NO)=2v正(O2) d.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
(4)為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________。
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O2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相同質量的下列物質:①甲醇②乙醇③乙二醇④丙三醇⑤乙烯,完全燃燒產生CO2的物質的量從大到小排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2)下列有機物命名不正確的是:( )
A. 1,3,4-三甲苯
B. 2-甲基-2-氯丙烷
C. 2-甲基-1-丙醇
D. 3-甲基-1-丁炔
(3)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從大到小的排列次序為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HOCH2CH2CH2OH ②CH3CH2CH2OH ③CH3CH2COOCH3 ④
(4)下列體現有機物還原性的事實為( )
A.乙醛發生銀鏡反應
B.甲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
C.丙酮與氫氣發生加成
D.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E.乙烯使溴水褪色
F.乙醇在銅的催化下與氧氣作用生成乙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室小組偶然發現將鎂條插入飽和NaHCO3溶液中,鎂條表面出現大量氣泡。為了探究產生此現象的原因,該小組設計實驗探究如下:
(1)用固體NaHCO3配置飽和NaHCO3溶液的操作過程 。
飽和NaHCO3溶液pH=8.4,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2)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鎂條已擦去氧化膜且表面積大致相同。表中不要留空格):
序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 | 將鎂條投入5ml蒸餾水 | 微量氣泡 | |
2 | 將鎂條投入5ml飽和NaHCO3溶液中 | Mg與NaHCO3溶液劇烈反應 | |
3 | 將鎂條投入5ml pH= NaOH溶液中 | 現象不明顯 | Mg與NaOH溶液較難反應 |
(3)對于反應②中產生的氣體(不考慮水蒸氣),請你完成假設二和假設三:
假設一:只有CO2;假設二:只有 ;假設三:
(各1分)
為檢驗其中是否含有CO2,寫出實驗步驟和結論。
實驗步驟 | 想象和結論 |
大試管中加入擦去氧化膜的鎂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元素A的一種原子無中子,元素B和C都有2個電子層,它們能生成無色無嗅的氣體BC2,元素D有三個電子層,它和元素C屬于同一主族,D和C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C2;元素E的陽離子E+的電子層結構與Ne的電子層結構相同,試回答:
(1)它們的元素名稱是:A B C D E 。
(2)A與B的化合物以 鍵結合,寫出BA4的電子式 ;
C和E的化合物以 鍵結合,寫出E2C的電子式 ;
(3)A、B、C、E的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為(寫元素符號) ;
(4)寫出A和C的化合物(A2C)與C和E的化合物(E2C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材料、生活和環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某新型航天服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纖維復合而成,它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B. 瑪瑙飾品的主要成分與建筑材料砂子相同
C. 明礬凈水時發生了化學及物理變化,能起到凈水作用,而沒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D. 醫用酒精是利用了乙醇的氧化性來殺菌消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A可由葡萄糖發酵得到,也可以從牛奶中提取。純凈的A為無色粘稠液體,易溶于水。為研究A的組成與結構,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 解釋或實驗結論 |
(1)稱取A 9.0 g,升溫使其汽化,測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的45倍。 | 試通過計算填空: (1)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 |
(2)將9.0 g A在足量純O2中充分燃燒,并使其產物依次緩緩通過濃硫酸、堿石灰,發現兩者分別增重5.4 g和13.2 g。 | (2)A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 |
(3)另取A 9.0 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應,生成2.24 LCO2(標準狀況),若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則生成2.24 L H2(標準狀況)。 | (3)用結構簡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團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的核磁共振氫譜如下圖: | (4)A中含有______種氫原子。 |
(5)綜上所述,A的結構簡式為_____ 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有機物M(分子式:C6H4S4)是隱形飛機上吸波材料的主要成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為驗證其組成元素,進行了如下實驗:將少量樣品放入A的燃燒管中,通入足量O2,用電爐加熱使其充分燃燒,并將燃燒產物依次通入余下裝置。(右圖中的夾持儀器的裝置已略去)
(1)裝置B的目的是驗證有機物中含氫元素,則B中盛裝的試劑名稱為 ________;
(2)能證明有機物含碳元素的現象是__________;
(3)指出裝置F中的錯誤: ________。
(II)苯甲酸的重結晶實驗基本操作如下:①將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燒杯中,再加入50mL蒸餾水,在石棉網上邊攪拌邊加熱,使粗苯甲酸溶解,②全溶后再加入少量蒸餾水并攪拌.③然后,使用短頸玻璃漏斗趁熱將溶液過濾到另一100mL燒杯中,將濾液靜置,使其緩慢冷卻結晶.④濾出晶體。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四步操作過程中需用到玻璃棒的步驟有____________;
(2)步驟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