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實驗室配制0.1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實驗中的下列問題。
(1)需NaOH_________g。
(2)有以下儀器:
①燒杯 ②100 mL量筒 ③1000 mL容量瓶 ④500 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盤天平
配制時,必須使用的儀器有___________,還缺少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稱量NaOH的操作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
①把NaOH直接放在托盤上稱量
②把NaOH放在紙上稱量
③把NaOH放入燒杯中稱量
(4)使用容量瓶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5)配制的,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①稱量,②計算,③溶解,④搖勻,⑤轉移,⑥洗滌,⑦定容,⑧冷卻。
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步驟”不重復)________ _____。
(6)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會引起誤差偏高的是________。
①未洗滌燒杯、玻璃棒
②NaOH溶液未冷卻至室溫就轉移到容量瓶中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餾水
④稱量NaOH的時間太長
⑤定容時俯視刻度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宿遷市三校高三9月學情調研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電子層排布是6s26p4,該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A.該元素單質可能是導體
B.該元素的最高化合價呈+6價
C.該元素能與氫氣反應生成氣態氫化物
D.該元素價電子軌道中有2個未成對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湖北省高三8月月考(開學摸底)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茶葉中鐵元素的檢驗可經以下四個步驟完成,各步驟中選用的實驗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將茶葉灼燒灰化,選用①、②和⑨
B.用濃硝酸溶解茶葉灰并加蒸餾水稀釋,選用④、⑥和⑦
C.過濾得到濾液,選用④、⑤和⑦
D.檢驗濾液中的Fe3+,選用③、⑧和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濮陽市心高三上第一次市統摸底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電荷數為X元素的2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W、Z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依次遞減
B.液態WX3氣化需克服分子間作用力
C.根據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測T元素的單質具有半導體特性
D.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離態存在,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遞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八市高三9月教學質量監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4 mL FeCl2溶液中滴加兩滴濃硝酸:
B.向石灰水中加入過量的NaHCO3溶液:
C.鋁與稀硫酸反應:
D.向NH4 Al( SO 4)2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三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提出硅是“21世紀的能源”,這主要是由于作為半導體材料的硅在太陽能發電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關于硅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儲量豐富
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單質硅
C.高純度的硅被用作計算機芯片
D.可用H2在高溫下還原SiCl4的方法得到高純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高三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乙醛:在盛有2 mL 10%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滴加10%氫氧化鈉溶液0.5 mL,混合均勻,滴入待檢液,加熱
B.實驗室制硝基苯:先加入苯,再加濃硫酸,最后滴入濃硝酸
C.配制少量銀氨溶液:向盛有1毫升2%的硝酸銀溶液中逐滴加入2%稀氨水邊滴邊震蕩至最初產生的沉淀剛好消失為止
D.提取在水中的碘:加入CCl4振蕩、靜置、分層后取出有機層,最后從分離出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pH=3和pH=5的鹽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4
B.溶液中c(H)越大,pH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強
C.液氯雖然不導電,但溶解于水后導電情況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強電解質
D.當溫度不變時,在純水中加入強堿溶液不會影響水的離子積常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安徽省江南十校新高三摸底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圖像描述正確的是
A.根據圖①可判斷可逆反應“A2(g)+3B2(g)2AB3(g)”的△H>0
B.圖②可以表示壓強對可逆反應“2A(g)+2B(g)3C(g)+D(s)”的影響,乙的壓強大
C.圖③可表示硫酸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過程中溶液導電性的變化
D.圖④是N2與H2合成氨的能量變化曲線,可確定該反應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應時放熱一定等于92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