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化合物![]() | |
B. | 淀粉和纖維素的化學式均為(C6H10O5)n,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 |
C. | 等質量的聚乙烯、甲烷、乙烯分別充分燃燒,所耗氧氣的量依次減少 | |
D. | 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細菌中的蛋白質變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
分析 A、烷烴命名選取最長碳鏈為主鏈,離支鏈最近一端命名為1號碳;
B、淀粉和纖維素均為混合物,不能互為同分異構體;
C、考慮乙烯和聚乙烯的組成即可解答;
D、酒精可以使蛋白質發生變性.
解答 解:A、的最長碳鏈為5,故為戊烷,在2、3號碳上分別含有1個甲基,正確命名為:2,3-二甲基戊烷,故A錯誤;
B、淀粉和纖維素均為混合物,二者n的取值不一樣,不能互為同分異構體,故B錯誤;
C、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簡式相同,故等質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充分燃燒所需氧氣的量相等,故C錯誤;
D、酒精可以使蛋白質發生變性,因此可以用酒精消毒,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烷烴的命名、同分異構體的概念與判斷、蛋白質的性質等,綜合性較強,但是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堿石灰干燥氨氣 | |
B. | 用紫色石蕊試液檢驗酸性溶液 | |
C. | 通入Cl2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 | |
D. | 加入Fe粉除去Al3+溶液中的雜質Cu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20.00 | |
B. | 滴定過程中,可能存在:c(Cl-)>c(H+)>c(Na+)>c(OH-) | |
C. | 若用酚酞作指示劑,當滴定到溶液明顯由無色變為紅色時停止滴定 | |
D. | 若將鹽酸換成同濃度的醋酸,則滴定到pH=7時,a<20.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烷烴的名稱為2-甲基-4-乙基戊烷 | |
B. | 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結構如圖)互為同系物 | |
C. | 淀粉、纖維素、蔗糖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且水解產物中都有葡萄糖 | |
D. | 等物質的量的乙烯與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完全燃燒耗氧量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 | 2 | 3 | 4 | 5 | 6 | … |
CH4 | C2H6 | C5H12 | C8H18 | … | … | … |
A. | C26H54 | B. | C17H36 | C. | C80H162 | D. | C106H2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參加反應所需NaOH與氯氣的物質的量之比一定為2:1 | |
B. | 反應體系中n(NaCl):n(NaClO):n(NaC1O3)(物質的量之比)可能為11:1:2 | |
C. | 若反應有amol氯氣參加反應,則amol<轉移電子數<$\frac{5a}{3}$mol | |
D. | 反應中NaC1O和NaClO3為氧化產物,且物質的量之比一定為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此純堿溶液中含有CO${\;}_{3}^{2-}$的數目為aNA | |
B. | 若a<b<2a,生成標準狀況下二氧化碳的體積可能是11.2b L或22.4(b-a)L | |
C. | 若b≥2a,則兩溶液相互滴加的順序不同,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數目不同 | |
D. | 若b≤a,則無論兩溶液相互滴有加的順序如何,反應過程中均有氣泡產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平衡不發生移動 | |
B. |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 | |
C. | 該反應式中n值一定為2 | |
D. | 原混合氣體中A與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且2M(A)+M(B)=3M(D)(其中M表示物質的摩爾質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