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高爐煉鐵過程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為:1/3Fe2O3(s)+ CO(g) 2/3Fe(s)+CO2(g)
已知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常數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__________,△H______0(填“>”、“<”或“=”);
(2)在一個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1000℃時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應經過l0 min后達到平衡。求該時間范圍內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υ(CO2)= _____________、CO的平衡轉化率= _____________;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A減少Fe的量 B增加Fe2O3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應溫度 E減小容器的容積 F加入合適的催化劑
【答案】(1),<;(2)0.006mol·L-1·min-1, 60%;(3)C。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化學平衡常數的定義,則K=c(CO2)/c(CO),化學平衡常數只受溫度的影響,根據表格數據,隨著溫度升高,化學平衡常數減小,隨著溫度升高,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根據勒夏特列原理,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即△H<0;
(2)1000℃時,化學平衡常數為4.0,按照題目中所給物質的量投入,此時的濃度商為1<4,說明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設反應過程中消耗CO為xmol,則達到平衡時c(CO2)=(1+ x)/10mol·L-1,c(CO)=(1-x)/10mol·L-1,代入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解的x=0.6mol,v(CO2)=0.6/(10×10)mol/(L·min)=0.006 mol/(L·min),CO的轉化率=0.6/1×100%=60%;
(3)Fe、Fe2O3狀態是固體,固體的濃度視為常數,因此改變Fe、Fe2O3的量,平衡不移動,故A、B錯誤;C、移出CO2,降低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O轉化率增大,故正確;D、此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O的轉化率降低,故錯誤;E、減小容器的容積,增大壓強,因為反應前后氣體系數之和相等,因此平衡不移動,故錯誤;F、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無影響,故錯誤。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問題:
(1)將等物質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3A(g) + B(g) xC(g) +2D(g),5min后測得c(D)=0.5mol·L-1,c(A)∶c(B)=3∶5,C的反應速率是0.1mol·L-1·min-1。
①A在5min末的濃度是____________。
②v(B)=____________。
③x=____________。
(2)在25℃時,向100mL含氯化氫14.6g的鹽酸溶液中,放入5.6g純鐵粉,反應進行到2min末收集到氫氣1.12 L(標準狀況),在此后又經過4min,鐵粉完全溶解。若不考慮溶液體積的變化,則:
①前2min內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是______________。
②后4min內用HCl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③前2min與后4min相比,反應速率__________較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擬對一種焰火原料(由兩種短周期的常見金屬單質組成的合金粉末)進行探究。請完成下列探究報告。
【探究目的】探究該焰火原料的組成
【資料檢索】①Mg2+檢驗方法:取2滴待檢液,加入2滴2mol·L-1NaOH溶液,再加入1滴鎂試劑(Ⅰ)染料(對硝基苯偶氮苯二酚)。若出現沉淀并吸附鎂試劑(Ⅰ)染料呈天藍色,表示待檢液中含有Mg2+。Ag+、Cu2+、Fe3+、NH4+會妨礙Mg2+檢出②Mg(OH)2可溶于濃的氯化銨溶液,其他的常見不溶堿難溶于氯化銨③很多合金是金屬互化物,有確定的化學組成
【探究思路】①確定焰火原料所含金屬種類;②測定焰火原料的化學式
【實驗探究】
(1)甲同學進行了初步試驗,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如下。請填寫下表。
試驗序號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 | 取少量該焰火原料加入冷水 | 無明顯現象 | ________________ |
② | 取少量該焰火原料加入稀鹽酸 | 完全溶解,有大量氣體 | ___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學取甲第②組實驗的溶液,加入鎂試劑(Ⅰ)染料,得出合金中不含鎂。
乙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判斷理由為。
(3)丙同學設計實驗方案,確定焰火原料中的金屬種類,實驗記錄如下。
由丙的實驗記錄可知,該焰火原料是由_______和_________兩種金屬組成的合金;實驗中濾液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后需煮沸,煮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學利用丙同學的結論,設計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步驟,確定合金組成。
問題討論:
①能確定合金組成的數據組有______________(填寫選項字母);
A.m、n
B.m、y
C.n、y
②若合金中相對原子質量較小的金屬的物質的量分數為x,金屬總物質的量為7mol,試在下圖中作出y隨x變化的曲線;
③當y=8.5mol時,該合金是一種金屬互化物,其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醇被稱為2l世紀的新型燃料,工業上通過下列反應①和②,用CH4和H2O為原料來制備甲醇。
① CH4(g)+H2O(g) CO(g)+3H2(g) ΔH1
② CO(g)+2H2(g) CH3OH(g) ΔH2
將0.20mol CH4(g)和0.30 mol H2O(g)通入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①,達到平衡時,CH4的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
(1)溫度不變,縮小體積,增大壓強,①的反應速率 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平衡向 ___方向移動。
(2)溫度升高,反應①的ΔH1 0(填“<”、“=”或“>”),其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100℃時的平衡常數值是 ______。
(3)在壓強為0.1 MPa條件下, 將a mol CO與 3 a mol H2的混合氣體在催化劑作用下進行反應②生成甲醇。為了尋找合成甲醇的溫度和壓強的適宜條件,某同學設計了三組實驗,部分實驗條件已經填在下面實驗設計表中。請在下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實驗條件數據。
實驗編號 | T(℃) | n (CO)/n(H2) | P(MPa) |
I | 150 | 1/3 | 0.1 |
II | 5 | ||
III | 350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用如下實驗探究Fe2+、Fe3+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取一定量氯化鐵、氯化亞鐵固體,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液中需加入少量鐵屬,其目的是________。
(2)甲組同學取2mlFeCl2溶液.加入幾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Cl2可將Fe2+氧化。FeCl2溶液與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
(3)乙組同學認為甲組的實驗不夠嚴謹,該組同學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幾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丙組同學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分別取2mL此溶液于3 支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① 第一支試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蕩、靜置,CCl4層呈紫色;
② 第二只試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藍色沉淀:
③ 第三支試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
實驗②檢驗的離子是________(填離子符號);實驗①和③說明:在I-過量的情況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_(填離子符號),由此可以證明該氧化還原反應為_________。
(5)丁組同學向盛有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幾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變成棕黃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溶液中有大量氣泡出現,隨后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產生氣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0.2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c(OH-)>c(H+)
B.疊氮酸(HN3)與醋酸酸性相近,0.1 mol·L-1NaN3水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
c(Na+)>c(N)>c(OH-)>c(H+)
C.向氨水中逐滴滴入鹽酸至溶液的pH=7,則混合液中c(NH)=c(Cl-)
D.0.02mol/L的NaOH溶液與0.04mol/L的NaHC2O4溶液等體積混合液:
2c(OH-)+c(C2O42-)=c(HC2O4-)+2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① ;② ;③ ;④ ;
(2)儀器①~④中,使用時必須檢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儀器序號)
(3)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振蕩靜置如圖Ⅱ,可觀察到液體分層,上層為 層(填“H2O”或“CCl4”);下層呈 色。分液后再用裝置Ⅰ進行分離的方法稱作 ,在加熱前,①中要加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蘇打(NaHCO3)試樣中含有碳酸鈉晶體(Na2CO3·l0H2O),為測定試樣中小蘇打的質量分數w(NaHCO3),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過程:
I.按圖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II.將m1 g試樣放入硬質玻璃管中,裝置B、C、D中藥品如圖,已知加藥品后裝置B的質量為m2g、裝置C的質量為m3 g;
Ⅲ.關閉活塞a,點燃酒精燈加熱試樣,直到B裝置中無氣泡冒出后,打開活塞a向裝置中通入N2,一段時間后,撤掉酒精燈,關閉活塞a;
Ⅳ.稱得裝置B的質量為m4g、裝置C的質量為m5g。
請回答以下問題(裝置中原有空氣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
(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B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裝置C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
(3)實驗過程中通入N2的目的為__________。
(4)實驗結束后發現裝置A中硬質玻璃管右端有水珠,則w(NaHCO3)的計算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